三更的梆子聲剛過,養心殿的燭火仍如星辰般亮著。蕭蕭月瑤揉了揉酸澀的眉心,案上堆疊的奏折已高過她的玉冠。朱砂筆在指間流轉,留下一道殷紅的批閱,落在關於江南水患的急報上。
“傳旨,令工部尚書即刻帶治水圖入宮。”她的聲音帶著徹夜未眠的沙啞,卻依舊擲地有聲。
侍立一旁的蘇瑾連忙應聲,目光掠過女帝蒼白的麵頰,欲言又止。青銅鶴燈的光暈裡,蕭蕭月瑤鬢角新添的白發像落了層霜,那是登基五年來,她親手拔除過三次的痕跡。
天剛蒙蒙亮,太和殿的銅鐘便如驚雷般響徹皇城。蕭蕭月瑤身著十二章紋的袞服,緩步走上丹陛,玄色裙擺掃過冰涼的金磚,留下轉瞬即逝的影子。階下文武百官黑壓壓跪了一片,山呼萬歲的聲浪撞在梁柱上,震得她耳膜發疼。
“眾卿平身。”她落座時,腰間的玉帶硌得肋骨生疼,那是昨夜批閱奏折時不慎撞到案角的舊傷。
戶部尚書顫巍巍出列,捧著奏本的雙手抖得像秋風中的枯葉:“陛下,江北蝗災已蔓延至三州,流民湧入京城者日逾千人,國庫……恐難支撐賑災。”
蕭蕭月瑤指尖在龍椅扶手上輕叩,目光掃過階下眾人:“開常平倉,再令內庫撥三成絲綢瓷器,由鴻臚寺轉售西域。”
“陛下不可!”禮部尚書猛地跪倒,花白的胡須幾乎觸地,“內庫之物乃列祖列宗所留,豈能輕動?”
她微微傾身,玄色的垂珠流蘇隨之晃動:“列祖列宗留下的,是萬裡江山和億萬子民。若子民流離失所,留著這些錦繡綢緞,給誰看?”
爭論聲此起彼伏,蕭蕭月瑤耐心地聽著,忽然注意到兵部尚書始終低著頭。她記得此人昨日遞上的奏折裡,隱晦提及北境蠻族異動。
“秦大人,”她忽然開口,殿內瞬間安靜,“北境駐軍的冬衣,備齊了嗎?”
秦尚書渾身一震,叩首道:“回陛下,尚、尚有缺口。”
“缺口多少?”
“……三萬套。”
蕭蕭月瑤緩緩起身,龍袍上的金線在晨光中流轉:“三日後,朕要看到所有冬衣送抵雁門關。若延誤軍機,秦大人,你可知罪?”
她的聲音不高,卻讓這位須發半白的老將額頭滲出冷汗。
亥時的梆子聲敲過,蕭蕭月瑤屏退了所有人,隻留下蘇瑾。小姑娘捧著剛溫好的參茶,眼圈紅紅的:“陛下已經三天沒合眼了,再這樣下去……”
“把這份密函送到鎮北將軍手中。”蕭蕭月瑤將蠟封的信件遞給她,指尖因過度勞累而微微顫抖,“告訴林將軍,蠻族異動恐非偶然,讓他暗中查探,切勿打草驚蛇。”
蘇瑾接過信函,猶豫道:“陛下,太醫院的李院判還在偏殿等著,說有要事求見。”
蕭蕭月瑤揉了揉太陽穴,揮手道:“讓他進來。”
李院判捧著藥箱進來時,見女帝正對著一幅地圖出神,案上的參茶一口未動。他跪地行禮,從藥箱裡取出脈枕:“陛下,臣鬥膽請為您診脈。”
蕭蕭月瑤依言伸出手腕,目光仍落在地圖上的北境:“李院判,你說人要是不用睡覺,是不是能做更多事?”
老禦醫歎了口氣,收回手指:“陛下,您的脈象虛浮,已是勞損之兆。若再如此操勞,恐傷及根本。”
他從藥箱裡取出一個錦盒,“這是臣特製的安神丸,陛下每晚睡前服一粒,至少要睡三個時辰。”
蕭蕭月瑤接過錦盒,隨手放在案上:“知道了。”
李院判還想說什麼,卻被她揮手製止:“你退下吧,讓禦膳房送些清淡的宵夜過來。”
待眾人都退下,蕭蕭月瑤重新拿起那份江北災情的奏折。上麵說有流民因饑餓鬨事,被地方官鎮壓,已經出了人命。她握緊拳頭,指節泛白。
忽然,窗外傳來一陣極輕的響動。蕭蕭月瑤厲聲喝道:“誰?”
一道黑影從窗欞翻入,單膝跪地:“屬下參見陛下。”
是暗衛統領夜影。蕭蕭月瑤鬆了口氣:“查到了什麼?”
“回陛下,秦尚書與北境蠻族暗中勾結,以冬衣為籌碼,換取蠻族在邊境製造事端,妄圖趁機掌控兵權。”夜影遞上一份密信。
蕭蕭月瑤看完,冷笑道:“好,很好。傳旨,明日早朝,朕要親自審問秦尚書。”
夜影遲疑道:“陛下,秦尚書黨羽眾多,恐生變故。”
“變故?”蕭蕭月瑤站起身,目光銳利如刀,“朕倒要看看,誰敢在朕的眼皮底下興風作浪。”
次日早朝,秦尚書果然帶著一眾黨羽,氣勢洶洶地跪在殿中。
“陛下,臣要彈劾鎮北將軍林嘯通敵叛國!”秦尚書高舉奏本,聲音洪亮。
蕭蕭月瑤端坐龍椅,冷冷地看著他:“哦?秦大人有何證據?”
“臣有林嘯與蠻族往來的密信為證!”秦尚書說著,便要呈上密信。
“不必了。”蕭蕭月瑤揮了揮手,夜影從殿外走進,將一疊卷宗扔在秦尚書麵前,“秦大人還是先看看這些吧。”
卷宗裡是秦尚書與蠻族往來的書信,還有他私吞軍餉的賬目。秦尚書臉色煞白,渾身顫抖。
“你……你血口噴人!”他指著蕭蕭月瑤,狀若瘋狂。
蕭蕭月瑤緩緩起身,目光掃過階下眾人:“秦大人,你勾結蠻族,私吞軍餉,致使我大乾將士在北境受凍挨餓。你可知罪?”
秦尚書的黨羽紛紛跪地求饒,秦尚書卻兀自嘴硬:“我乃朝廷重臣,你一個女子,憑什麼處置我?”
蕭蕭月瑤冷笑:“憑朕是大乾的皇帝,憑朕手裡的玉璽,憑這萬裡江山的百姓!”她頓了頓,聲音斬釘截鐵,“來人,將秦尚書及其黨羽打入天牢,聽候發落!”
侍衛上前,將秦尚書等人拖了下去。蕭蕭月瑤看著空蕩蕩的殿角,忽然感到一陣眩暈。她強撐著站穩,對眾人道:“秦尚書一案,交由刑部審理。北境之事,由鎮北將軍全權負責。眾卿還有何事啟奏?”
戶部尚書出列:“陛下,江北賑災之事,還需陛下定奪。”
蕭蕭月瑤沉吟片刻:“朕決定親赴江北,安撫災民。”
“陛下不可!”眾臣異口同聲地反對。
“江北災情嚴重,疫病橫行,陛下萬金之軀,豈能冒險?”吏部尚書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