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計塔深處,靜滯棺內仿佛化為了一個無形的熔爐,隻不過鍛造的不是金屬,而是信息與智慧。
雷恩的主意識高懸於意識星海之上,如同一位冷靜的匠神,審視著灰燼傳回的關於“鑰匙”令牌的每一個細節。
那枚令牌的虛擬模型懸浮在意識空間中央,被放大到纖毫畢現。其材質非金非玉,呈現出一種暗沉的青銅光澤,卻又隱隱流動著內斂的靈光。
令牌表麵布滿了細密到肉眼難辨的符文,這些符文並非靜止雕刻,而是如同活物般,在令牌內部某種驅動下,進行著極其緩慢而規律的微小位移和能量閃爍。其整體結構,完美契合了“墨工坊”那種將精密機械與深層靈能法則融為一體的技術美學。
“分析符文結構,解析能量流動模式,推演其與‘青銅密匣’的關聯邏輯。”雷恩向銀色微光下達了核心指令。
龐大的算力如同無形的刻刀,開始剝離這枚“鑰匙”的神秘外衣。
首先是對符文的解析。這些符文並非現今帝國通用的任何一種靈能文字體係,其筆畫曲折古奧,帶著強烈的青銅紀元早期特征,甚至有些符號與守夜人檔案庫中記載的、某些失落文明的祭祀銘文有相似之處。
銀色微光調動了所有關於古代符號學、能量幾何學以及“墨工坊”殘片上學到的有限知識,嘗試進行破譯。
這是一個極其緩慢且充滿試錯的過程。每一個符文的微小變化,都可能代表不同的指令或權限等級。它們之間的組合,更是構成了一個複雜的、多維度的認證係統。
與此同時,對能量流動模式的分析也在同步進行。令牌內部的能量並非均勻分布,而是沿著那些移動的符文,形成了一條條極其細微、動態變化的能量回路。
這些回路的頻率、振幅以及相位差,都在按照某種複雜的算法不斷調整,仿佛一首永無止境的加密樂章。
“嘗試建立能量模型,模擬其與‘青銅密匣’能量簽名的共鳴點。”雷恩引導著分析方向。
虛擬空間中,代表“鑰匙”令牌的能量模型開始與之前記錄的“青銅密匣”的能量波動頻譜進行比對和耦合。無數次的模擬、調整、再模擬……
時間在深度推演中飛速流逝。外界,夜色漸深,帝都逐漸陷入沉睡,隻有少數區域依舊燈火通明,包括那座即將舉行拍賣的秘寶拍賣行,以及某些不為人知的陰影角落。
突然,銀色微光的推演進程捕捉到了一個關鍵節點!
【發現關鍵共振頻率!當“鑰匙”令牌內部第七、第十三、第十九序列符文組處於特定相位,且能量流經第三主回路時的諧波峰值,與“青銅密匣”外層力場檢測到的、疑似身份驗證接口的能量凹陷區完美匹配!】
找到了!這就是“鑰匙”與“鎖孔”對接的瞬間所需滿足的能量條件!
然而,這僅僅是第一步,如同找到了鎖孔,還需要正確的轉動方向和力道才能開鎖。接下來的分析更加困難,需要推演出完整的“轉動”過程——即“鑰匙”在通過驗證後,向“青銅密匣”發送的激活或指令序列。
“基於已破譯符文基礎義及能量模型,逆向推導完整指令集。優先推導‘抑製’或‘安全’相關指令片段。”雷恩指令道。他想起了之前成功抑製黑曜石大橋古代造物的那個不完整指令,或許能找到共通之處。
銀色微光再次投入瘋狂的運算。它將之前模擬出的抑製指令碎片與“鑰匙”令牌的符文庫進行比對,尋找相似的語法結構和能量編碼規律。
這就像是在浩瀚的辭海中,尋找幾句特定方言的俚語,難度可想而知。
就在主身全力解析“鑰匙”奧秘的同時,下城區安全屋中的灰燼化身,也並未停歇。
他將“齒輪與玫瑰”俱樂部以及那位貴婦人的情報傳回後,並未放鬆對拍賣行及周邊區域的監控。他有一種直覺,“墨鑰”組織的行動絕不會僅限於交付“鑰匙”和資金。如此重要的行動,他們必然還有後手,或者,還有其他勢力在暗中窺伺。
他變換了幾個監控點位,利用擬態能力融入不同的人群和環境——有時是醉醺醺的流浪漢蜷縮在街角,有時是行色匆匆的報童,有時則是維修管道的工人。
銀色微光子線程同時處理著多個視角的信息流,過濾著無用噪音,捕捉著任何可能與“墨鑰”、“鏽蝕教會”或“潛獵者”相關的蛛絲馬跡。
果然,在臨近黎明,城市最為寂靜的時刻,異常出現了。
並非在拍賣行附近,而是在相隔數個街區的一棟廢棄鐘樓頂端。那裡是附近區域的製高點之一,可以俯瞰大片城區,包括秘寶拍賣行的方向。
灰燼的廣域運動傳感器捕捉到鐘樓頂端有一個極其短暫的光學扭曲現象,仿佛那裡的空氣被瞬間加熱又迅速冷卻。這種現象極其微弱,若非銀色微光對環境數據的超敏處理,根本無從察覺。
“鐘樓頂端發現異常光學擾動,疑似高階潛行或觀測技術。”灰燼立刻將警報和坐標傳回主身,同時自身如同融入地麵的陰影般,向著鐘樓方向急速掠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不敢直接使用能量噴射或高速移動產生音爆,隻能依靠這具軀體的純粹機能和精妙的移動技巧,在建築物的陰影間無聲穿梭。
幾分鐘後,他抵達了鐘樓底部。這是一座早已停擺的古老建築,外牆爬滿了鏽蝕的管道和枯萎的藤蔓,內部彌漫著灰塵和鴿子糞便的氣味。
灰燼沒有從正門進入,那裡目標太大。他選擇從鐘樓背麵一處因年久失修而裂開的縫隙潛入。內部一片漆黑,隻有破碎的窗戶透進些許微光,照亮了盤旋而上的、布滿灰塵和雜物的木質樓梯。
他如同靈貓般向上攀登,感官提升到極致,不僅注意著腳下的聲響,更警惕著可能存在的能量陷阱或警戒結界。
越往上,那種被窺視的感覺越發明顯。並非針對他,而是一種彌散在空氣中的、冰冷的、不帶任何感情的觀測感。
是“潛獵者”!
它們果然在注視著這一切!而且選擇了一個絕佳的觀測點。
灰燼更加小心,將自身能量波動收斂到近乎於無,連意識活動都放緩,仿佛一塊沒有生命的石頭。他利用樓梯的轉角、堆積的雜物作為掩護,一點點向上靠近。
終於,他接近了鐘樓的頂層,那個巨大的、原本放置鐘表的空曠空間。
他隱藏在通往頂層平台的最後一段樓梯的陰影裡,小心翼翼地探出感知。
頂層平台空無一人。
不,並非完全“空無”。
在平台中央,原本懸掛巨鐘的位置下方,空間的結構呈現出一種極其細微的“褶皺”感。
仿佛有一層無形的、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薄膜覆蓋在那裡,扭曲了其後方的景象——雖然肉眼看去依舊是空曠的平台,但在能量感知和超高精度的光學傳感器下,那裡存在著一個“異物”。
這個“異物”沒有任何能量散發,也沒有生命體征,它就那樣靜靜地“貼附”在空間之上,如同一個完美的擬態生物。若非之前那瞬間的光學扭曲和此刻這種空間層麵的不協調感,幾乎無法被發現。
這就是“潛獵者”的觀測點!它們並非實體降臨,而是以一種超越常規物理認知的方式,將某種“感官”或“探針”投射到了這裡,進行遠程監控。
灰燼不敢再靠近,也不敢用感知直接觸碰那個“褶皺”。他毫不懷疑,任何形式的接觸都會立刻引來“潛獵者”的淩厲反擊。
他緩緩後退,將觀察到的所有細節——那空間褶皺的形態、大小、以及其散發出的那種冰冷觀測感——全部記錄下來,傳回主身。
喜歡數學殿堂請大家收藏:()數學殿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