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配上孔子高大威武的身材,掄語的解釋,聽起來是不是更貼切了?】
聽到此處,孔子座下最直爽的弟子,仲由。
氣得吹胡子瞪眼。
怒喝道。
“簡直是胡鬨!”
“此等歪解,是對我儒家學說的玷汙!”
其弟子們也是滿臉憤慨。
紛紛指責這種惡搞毫無根據,有辱斯文。
……
大明。
“還他娘的能這樣解讀?”
李自成驚呆了。
農民出身的他本就沒文化。
靠著一句“吃他娘穿他娘闖王來了,不納糧。”
收獲了眾多追隨者。
自己現在多少也是個領袖了。
是不是也得補充點知識不是?
而剛好。
既來之,則安之
這句話他是知道的。
其中的含義也聽牛金星講過。
但他怎麼也沒想到居然還能這樣解讀!
不過該說不說。
這掄語的解讀,倒確實比論語有意思!
李自成活動了一下手腕,順手放下了手中的百家姓。
這是軍師牛金星推薦的。
他自己一點文化沒有,認字也不多。
隻能從最基本的一些書籍看起。
百家姓三字經還有牛金星手抄的論語節選。
李自成,反複回味著掄語解讀。
感到越發的滿意和喜歡。
就算還在惡補知識。
但他骨子裡是個粗人。
比起那文縐縐的論語。
這簡單粗暴的掄語。
反而。
更對李自成胃口。
“俺說,還有嗎?俺記得這論語裡的可不止這麼一點啊?這掄語應該也不止這一句吧?”
李自成一臉期待。
想聽聽其他掄語的解讀。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就是說,如果早上聽到了真理,即使晚上就死去,也是值得的。】
【而在掄語中的意思是“早上打聽到去你家的路,到晚上你就可以死了!”】
……
“朕槽?!”
大秦,嬴政一臉不可置信。
比起論語讓人深思品鑒的大道理。
這掄語主打的就是個霸氣側漏。
嬴政對儒家學說,並不感冒。
但比較起原版論語。
他感覺自己還是更喜歡這後世人解讀的掄語。
甚至。
他還覺得有沒有可能。
論語表達的其實是錯的。
這個“掄語”。
才是正確?!
孔子周遊列國,各國的國君也以禮相待。
座下弟子更有幾個混混出身。
就拿那個齊國大將顏涿聚來說。
他是一個以勇猛好鬥的強盜頭子。
在當地被稱為“梁父巨盜”。
他不僅在衛國和齊國之間流竄作案。
還曾和孔子單挑。
如果孔夫子真的隻是個滿口論語的人。
能讓顏涿聚挑戰自己?
還在最後成為自己的弟子?
“嘶,朕好像發現了真相!”
嬴政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周圍一些推崇儒家思想的大臣不由苦笑。
表示陛下您高興就好。
……
【論語大家基本都學過,咱們直接講掄語。】
【這個一米九的山東大漢,手下七十二堂口三千門生。由他弟子所編寫的“掄語”這是為我們講述的春秋道上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