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遣走二虎,緩緩轉過身來,目光落於劉伯溫身上。
他微微蹙起眉頭,開口道:“伯溫呐,如今這揚州之地,百業凋零,民生維艱,你意下如何應對?”
劉伯溫聞聽此言,陷入沉思。
但見他雙眉緊蹙,右手不自覺地輕撫胡須。
少頃,他抬起頭,望向朱元璋,拱手回稟:“陛下,依臣愚見,當下揚州最為緊要之事,便是恢複民生。
當務之急,需將那些逃荒在外的百姓召回。百姓乃國之根基,唯有他們歸來,方可重興農耕生產。”
說到此處,劉伯溫稍作停頓:“陛下,揚州之地,向來產糧豐饒,萬不可輕忽啊!”
朱元璋緩緩頷首,目光掃過眼前一眾揚州官吏。
這些人,在揚州曆經變故之後,個個垂頭喪氣,毫無建樹,實難擔當重任。
朱元璋轉而看向劉伯溫:“那你可有合適人選,能出任揚州知府?”
在他心中,劉伯溫足智多謀,見識超卓,想必能舉薦出堪當大任之人。
劉伯溫聞此詢問,神色頓時凝重起來。
他雙唇緊閉,眉頭緊鎖,目光微微下垂。
如今朝堂之上,淮西官吏遍布,勢力龐大。
那些淮西將領,對自己本就頗多微詞,言語間多有不滿。
黨爭一起,朝堂便如陷入漩渦,牽一發而動全身。
此時若貿然舉薦人選出任揚州知府,難免遭人曲解,以為是在擴充自身勢力,進而引發更為激烈的黨爭。
這般思忖之下,劉伯溫心中滿是糾結,話到嘴邊,卻又咽下,終究還是沉默不語。
朱元璋見劉伯溫如此沉默,似已猜到他心中所想。
他微微向前一步:“你但說無妨,咱信你!”
劉伯溫身後的楊憲,聞朱元璋此言,心中猛地一動。
他微微側首,悄悄瞥了一眼劉伯溫。
此刻的楊憲,心潮起伏。
若劉伯溫能舉薦自己,那可真是天賜良機。
揚州雖如今破敗,但若是自己能將其治理得井井有條,重現往日繁華。
到那時,必能讓朱元璋對自己刮目相看。
隻要陛下青睞有加,自己便可在官場平步青雲,前途不可限量。
念及於此,楊憲眼神中不禁閃過一絲渴望。
朱元璋見劉伯溫依舊緘口不言,眉頭漸漸皺起。
“伯溫呐,”他的聲音微微沉下,帶著一絲不滿,“你可是不願舉薦?”
話語落下,他雙眼微眯,目光如針,直直看向劉伯溫。
眼神之中,透著不悅。
劉伯溫見狀,心中一緊,趕忙撩起衣擺,“撲通”一聲跪地,身子前傾,額頭觸地,行了個大禮。
“陛下,臣不敢!”
而後緩緩抬起頭,解釋道:“臣隻是在反複權衡,思量舉薦何人,方能擔起這揚州知府的重任,不負陛下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