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孤雛與朱標並肩徐行,目光一同投向那些正排隊領取米飯和菜肴的百姓。
朱標輕輕一歎,“天下初定,滿目瘡痍呐。
百姓欲過上安居樂業之日,尚需漫漫長路。”
他緩緩掃視眼前這寥寥數十戶百姓。
“你看這揚州府的揚州城,往昔何等繁華,如今卻如此凋零。”
朱標微微搖頭,眼中滿是痛惜,“更遑論其他地方。那些逃荒的百姓,不知多少能歸來,又有多少能撐到歸期……”
說著,他眼神愈發黯淡,腳步也不自覺慢了下來。
常孤雛輕拍朱標肩膀:“太子殿下,此事急不得,全看這新任揚州知府本事如何。
您光操心,也是無濟於事,且放寬心些。”
朱標聞言,轉頭看向常孤雛:“常大哥,我如今憂心天下百姓,不知遼東那邊百姓過得怎樣?”
常孤雛思索片刻後開口道:“嗯……應是比揚州府百姓稍好一些。”
話鋒一轉,他神色略帶無奈,“不過遼東之地,兵荒馬亂不斷,又能好到哪裡去?”
朱標聽了,輕輕點頭。
是啊,遼東地處邊陲,戰事頻繁,百姓還需為軍隊供糧草物資。
念及此,朱標不禁麵露憂色,“即便遼東百姓能勉強維生,如此重負在身,想來日子也是艱難窘迫,萬分困苦呐。”
常孤雛嘴上雖這般說,實則並未儘吐實情。
與如今揚州百姓相比,遼東百姓的日子,那可是天差地彆,好得多了。
常孤雛所率遼東軍,在糧草輜重方麵,多是軍隊自行設法自給自足。
不僅如此,軍中還時常撥出部分糧食,接濟當地困苦百姓。
遼東軍,軍紀嚴明,絕不容許士兵侵犯百姓分毫。
每一個士卒,皆將不犯百姓秋毫視為鐵律,如此作為,使得軍隊與百姓相處極為融洽。
平日裡,諸多有關蒙元的消息,皆是百姓主動提供給遼東軍,足見百姓對軍隊的信任。
在遼東,常孤雛手段強硬。
當地官員,隻要稍有貪汙行徑,便絕無生路。
常孤雛一旦察覺,二話不說,手起刀落,毫不留情。
在他這般鐵腕治理下,遼東官場風氣清正,百姓生活也相對安穩。
常孤雛雖未位列布政使司之位,然而在遼東之地,他握有朱元璋親賜的便宜行事大權。
這權力,恰似高懸於遼東官員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那些官員們,對常孤雛敬畏有加。
哪怕常孤雛並不直接插手政務,卻時刻關注著遼東諸事。
稍有風吹草動,但凡哪裡有了異常跡象,常孤雛一聲令下,鐵騎便會揚塵而來,鋒利戰刀毫不留情地砍向那些妄圖興風作浪之人。
這便是常孤雛在遼東的威懾力,令所有人皆不敢有絲毫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