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孤雛聞罷,揮了揮手,令校尉退下。
奏報已加急送往應天府,唯待朱元璋允準,並調撥糧草。
欲興大規模戰事,僅恃遼東現有之資,實難以為繼。
遼東所儲物資,用以守備與襲擾,尚無大礙。
然若欲攻克劉益,非得朝廷助力不可。
今遼東初行新政,尚需時日以興。
常孤雛決意攻打劉益,近言之,乃為策應北伐之舉;遠而論之,則欲使遼東各地連為一體,來日成大明之東北巨倉也!
與此同時,常孤雛有意散布消息,言其將征伐劉益,意在先撩動彼方之情緒。
葉旺已分批次,向著與劉益轄境接壤的邊關之地,調遣兵馬、糧草。
此雙管齊下之法,果見奇效,劉益果為所懼,旋即聯絡納哈出,共商抵禦常孤雛之策。
納哈出得劉益書信,頗感驚愕,心下思忖:這常孤雛緣何遽然決意發動決戰?
難道常孤雛竟真以為憑數萬遼東軍,便可吞並劉益之十幾萬雄師?真乃癡人說夢也!
此前,劉益與納哈出雖屢有受挫,然皆為小規模之摩擦。
然一旦展開決戰,局勢便截然不同,不可同日而語矣。
今時,納哈出與劉益已然結盟,兩方合兵,多達五十萬之眾,常孤雛此舉,莫不是失心瘋了?
納哈出與劉益連日調兵遣將,於邊界之處,日夜戒備,不敢稍有懈怠。
對於劉益之求助,納哈出心下猶豫。
若劉益勢弱,他納哈出或能從中謀利。
然其更憂者,若劉益覆滅,屆時便隻剩自己獨對常孤雛,實非善策。
思忖良久,納哈出覺常孤雛此番揚言全力攻打劉益,恐為虛張聲勢。
單論以遼東現有家底,欲吞劉益,實難成事。
然納哈出亦不敢斷言,萬一常孤雛真欲與劉益決一雌雄,又當如何?
自遼東軍始行動員之令,邊關諸縣百姓,皆投身於戰事籌備。
雖無需親赴沙場,然助遼東軍轉運軍資,眾人皆欣然為之。
此事已非首次,眾人輕車熟路,操辦起來毫不生疏。
邊關諸縣,民風剽悍,此由所處環境使然,亦與常孤雛數年來積極宣導,乾係重大。
眾人皆知,大家存則小家存,大家亡則小家亡,大家與小家,實乃一體,休戚與共,密不可分。
藍玉所率之小隊,未被征調至前線,而是司職糧草輜重之轉運。
此事令藍玉頗感鬱悶,本欲奔赴前線殺敵建功,孰料竟被委以後勤之任。
其麾下義子,亦皆垂頭喪氣,皆忖度此必是常孤雛那小子存心報複。
藍玉往見其上司,問道:“校尉,緣何我等不得赴往前線?”
校尉答曰:“怎地,押送糧草便非要事?將軍常言:‘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此等糧草輜重,乃戰事之根本保障,切不可輕視。
況且,目下尚未真個開戰,何須急於前往前線?
汝豈未見,遼東軍中戰力最為強勁之兩個衛所,亦在司職運送糧草乎?”
如此,藍玉無言以對,其義子們亦皆緘口。
數日後,有一人自稱乃劉益所遣之使臣,前來與常孤雛交涉。
常孤雛遂將此使臣延入中軍大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