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眉頭緊蹙,道:“孤雛,你這言語,豈不是咒姐夫麼!”
常孤雛旋即沉下臉,道:“何須多問,你牢記於心便是。”
藍玉咂了咂嘴,道:“好吧,我記住了。還有其他事否?”
常孤雛擺擺手,道:“沒了,舅舅且先去歇息。”
藍玉退下後,常孤雛展開輿圖端詳起來。
今納哈出離境,統領元順帝彙聚之十餘萬兵馬,如此,自己也須給納哈出製造些事端,以減北平所承壓力。
常孤雛令劉三往葉旺、馬雲處遞信,囑馬雲協同劉益進犯納哈出,又令葉旺著手籌備推進之事。
與此同時,常孤雛上表朱元璋,奏明遼東已然現戰機,稱此乃機不可失之時!
應天府,朝堂之上,朱元璋麵朝著群臣,不禁開懷大笑。
但見朝堂之中置一棺槨,棺內所躺之人,正是素有元末第一猛將之稱的張定邊!
朱元璋朗聲道:“汝等且看,這張定邊竟被咱遼東都指揮使斬殺!哈哈哈!”
諸臣紛紛齊聲恭賀,先是盛讚朱元璋聖明睿智,謀略高遠,方有此等赫赫戰功;
繼而誇讚常孤雛年少英武,智勇雙全,實乃國之棟梁,能於遼東建此奇功,皆賴陛下識人善任。
李善長出班奏道:“陛下,北伐忽傳急報,言元順帝聚十幾萬兵馬反攻北平,徐大帥已遣常遇春回援。
陛下,是否再調周邊兵馬前往馳援?”
劉伯溫乃問李善長曰:“李相國,可知北元此次係何人統兵?”
李善長答曰:“乃納哈出。”
劉伯溫聞之,思忖片晌,道:“既如此,倒無需增派冗兵,且遼東一路亦可有所行動。”
朱元璋向劉伯溫發問:“劉伯溫,此是何故?且細細道來。”
劉伯溫奏道:“陛下,今納哈出率軍反攻北平,遼東之地,失其主持,留守之北元諸將,絕非常將軍敵手。
加之劉益歸降,若常將軍聯合劉益襲擾納哈出,必使其焦心。
納哈出雖應元順帝詔令,率十幾萬兵馬攻北平,然其最係念者,仍是自家地盤。
一旦遼東有變,其反攻北平,必不會傾力而為,甚或折返遼東。
若常將軍於遼東進展順遂,則北平之危自解,常遇春大帥亦可省力不少。”
朝中群臣聞之,皆覺有理。
胡惟庸出班啟奏道:“陛下,話雖如此,然劉益歸降之事,尚未公然昭示。
且劉益能否全力輔佐常孤雛將軍,猶未可知。
此時令常孤雛將軍對納哈出用兵,恐有不妥。
再者,遼東地處苦寒,軍資糧草能否充裕,以支此役,亦為可慮之事。”
此時,戶部尚書呂昶亦出班奏曰:“陛下,依劉中丞所言,此次確為難得戰機。
然事起倉促,若欲調集糧草運往遼東,恐難及時籌措。”
朱元璋坐於龍椅之上,以指輕叩龍椅,開口問道:“若從山東沿線調撥糧草,可行否?”
於這千載難逢之機,朱元璋實不願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