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布政使知悉情況後,心中皆明此中端倪。然人心不穩,於地方安穩大為不利,遂往尋當地都指揮使,懇請出兵巡查,以防民變乍起。
各地布政使將此情形一一奏報朝廷,朱元璋聞之,卻暫按下未予回應,隻作壁上觀,靜候事態發展。
胡惟庸見狀,趁機於此事中大做文章。
他四處奔走串聯,在朝堂之上煽風點火,向眾臣鼓吹遼東糧事已致地方動蕩,實乃地方治理不善之故,又暗指此乃朝中某些勢力縱容遼東發展,忽視地方士紳權益,致使亂象叢生。
其意在攪亂朝局,為自己謀奪更多權勢,借此打壓異己,妄圖將局勢引向對自己有利之方向。
早朝之上,胡惟庸出列彈劾遼侯常孤雛,言辭鑿鑿道:“陛下,遼侯常孤雛,於遼東之地,竟未能約束其轄下糧商。致其糧商行事乖張,於各地售賣糧食之際,引發諸多事端,致使地方人心惶惶,亂象頻生。常孤雛身為遼侯,難辭其咎,理當嚴懲,以正綱紀。”
朝中諸臣見胡惟庸竟公然彈劾常孤雛,皆暗自心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今之時,誰人不知常孤雛為陛下所器重,恩寵有加。
眾人實未料到,胡惟庸竟有如此膽量,敢對常孤雛發難。
此時,楊憲越眾而出,拱手一揖,麵向眾人道:“胡大人此言差矣。遼東糧商至各地售賣平價糧食,實乃於百姓有益之舉。
如今民生不易,糧價高昂,百姓苦不堪言。
遼東糧商此舉,恰如雪中送炭,解百姓燃眉之急。
且糧食價格回落,使萬民皆得實惠,地方亦能漸趨安穩。
此乃善政,怎能歸咎於遼侯未管好糧商?胡大人莫要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胡惟庸麵色一沉,當即反駁楊憲:“楊大人,話可不能如此說。
遼東糧商擾亂地方,致士紳不安,官員失措,此非亂象乎?
即便糧價稍降,然因此引得人心浮動,恐生民變,這豈是區區小惠可抵?
遼侯若能妥善管束,何至於此?”
楊憲亦不示弱,朗聲道:“胡大人,士紳不安,實因其久享暴利,如今利益受損,便生事端。
而官員失措,乃自身貪腐,勾結士紳盤剝百姓。
遼東糧商賣糧,衝擊的不過是這些不義之財。
至於人心浮動,實因地方處置不當,而非糧商之過。
胡大人不應為地方劣跡張目,顛倒因果。”
胡惟庸怒目圓睜,斥道:“楊憲,你分明是偏袒遼侯!遼東糧商所至之處,攪亂地方秩序,這是鐵一般的事實,你休要狡辯!”
楊憲神色鎮定,徐徐而言:“胡大人,若說攪亂秩序,那也是打破了地方士紳豪族與貪官汙吏狼狽為奸的舊秩序。
百姓得實惠,地方除積弊,此乃大功,而非罪過。
胡大人如此針對遼侯,莫非有彆樣心思?”
兩人在朝堂上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大明遼國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