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麵露慚色,跪地叩首:“陛下,臣知罪,願受罰,懇請卸任中書省右丞相之職。”
朱元璋應道:“嗯……便如此辦。”
旋即,朱元璋命人摘去胡惟庸烏紗帽,將其帶出朝堂。
胡惟庸一事暫結,朱元璋遂與朝臣共商高麗國之事。
李善長上前一步,躬身奏道:“陛下,高麗內政乃其國之事,我朝貿然乾涉,恐引爭端,以臣之見,不宜涉足。”
劉伯溫出列,拱手正色道:“陛下,高麗乃我大明藩屬,恭湣王亦受陛下冊封,今其國內生變,我朝理當過問。”
劉伯溫繼續奏道:“陛下,藩屬國之安定,關乎我大明威望與周邊局勢。高麗既為臣屬,恭湣王又蒙陛下隆恩,今其國內政變,若我朝坐視不理,四方藩國恐生輕慢之心,於大明聲威有損,故理應過問。”
李善長拱手急奏:“陛下,高麗遠在邊陲,其內政糾葛錯綜複雜。我朝若貿然介入,或陷泥潭,空耗國力。且鄰邦事務,宜以安撫為要,非必要,勿動乾戈、涉內政,以免引發邊疆戰事,得不償失。”
朱元璋目光巡視群臣,沉聲道:“諸卿,對於高麗此事,各抒己見,咱且聽聽。”
戶部尚書趨前一步,躬身奏道:“陛下,目下國庫需開源節流,若乾涉高麗內政,或興兵事,錢糧耗費巨大。且高麗內政之變,未明虛實,此時介入,恐使財政承壓,於民生不利,還望陛下三思。”
禮部尚書隨後出列,行禮後奏道:“陛下,高麗為藩屬,依禮我們當有所表示。然貿然乾涉內政,不符懷柔遠邦之禮。宜先遣使問明情由,以正視聽,彰顯我大明天朝上國風範,再做定奪。”
兵部尚書道:“陛下,高麗局勢未明,若倉促介入,恐致邊疆不穩。然我大明兵強馬壯,若有必要,自可出兵彈壓,以固藩屬、揚國威。但需提前謀劃,確保一戰而定,不使戰事遷延。”
朱元璋看向朱標,喚道:“標兒,此事你意下如何?”
朱標恭敬作揖,說道:“父皇,遼東與高麗毗鄰,地勢相近,情況稍熟。兒臣以為,可先著遼東官員就近詳探高麗虛實,而後依情定策,如此或更穩妥。”
平涼侯費聚急忙出班,跪地啟奏:“陛下,遼侯今為封疆大吏,手握重兵。若使遼東總理高麗事務,恐日後難以製衡,或有裂土封疆之險啊!”
朱元璋猛拍龍椅,大聲吼道:“費聚,你好大的膽子!遼侯為大明拓定遼東,又身為太子妃之兄,實乃國之柱石、天下棟梁。你可知自己這言語,會是何後果?”
費聚見朱元璋盛怒,心中暗悔。自知雖為胡惟庸黨羽,然以己之力,妄議常孤雛這遼侯,此舉實乃魯莽。
既已如此,費聚隻得硬著頭皮。
他以頭觸地,說道:“陛下,遼東現下兵精糧足,遼侯軍政大權在握,此權勢,藩王亦難及。常言道人心難測,還望陛下不可不防啊。”
淮西一黨官員紛紛響應,連聲道:“陛下,費侯爺所言極是,功高震主,實非吉兆啊!”
朱標麵色一沉,往日的和顏悅色消失殆儘。
朱標心中,費聚,已然是個死人了。
朱標開口道:“若令遼東自籌糧草軍餉,再插手高麗事務,諸位意下如何?”
戶部官員緘口,兵部眾人亦不語,禮部諸人同樣默不作聲。
費聚高聲道:“陛下,末將願請命前往高麗平叛!”
朱元璋嘴角微揚,含笑道:“如此說來,你倒是讚同我大明介入高麗之事了?”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大明遼國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