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直視常升,問道:“聞應天府現浙江流民,此事你且細細道來,究竟何狀?”
常升躬身,恭敬答曰:“殿下,確有流民至應天府,其情狀堪憂。弟見之不忍,遂施粥安頓。據流民所言,浙江災情頗重,無奈方背井離鄉。”
朱標聞罷,又問:“你所言災情,可查實?”
常升回稟:“弟雖未親赴浙江,然流民言辭懇切,且觀其困苦之態,料非虛假。”
朱標微微頷首,繼而問道:“你既已見流民困苦,施粥安頓,且說,是如何安頓之?”
常升趕忙再拜,答曰:“殿下,弟遣人於城外尋一空曠之處,搭建棚舍,供其棲身。又設粥廠,每日定時施粥,以解其腹饑之苦。另撥人手守護,保其周全,不使流民受他人欺擾。”
朱標聽聞,沉吟片刻,又問:“守護之人可穩妥?所需物資可充足?”
常升回稟:“殿下放心,守護之人皆為可靠之士,物資亦已安排妥當,會持續供應。”
朱標深知,此事難久瞞。浙東集團若聞之,必對浙江流民有所動作。
朱標令常升先歸,自往見朱元璋,欲言此事。
朱標入書房,見朱元璋正伏案,遂恭敬行禮,道:“父皇,兒臣有要事啟奏。今聞應天府現浙江流民,似因浙江災情所致。”
朱元璋擱筆,神色凝重,問道:“此事你從何而知?情況屬實否?”
朱標將常升安頓流民之事詳述,又言:“常升雖未親赴浙江,然流民困苦之態非假。”
朱元璋沉思片刻,問:“常家此舉何意?”
朱標答:“兒臣以為,常家或因前事避嫌,故借兒臣轉達。”
朱元璋打趣道:“常家這避嫌之舉,倒是做得周全。常遇春,縱橫沙場,果敢無畏,如今為了區區打油詩一事,竟如此謹小慎微。”
言罷,捋須搖頭,又道:“不過,這常升行事倒也有幾分穩重,能妥善安頓流民,不負常家威名。隻是這浙江災情,究竟如何,還需詳查。”
朱標問道:“父皇,您非遣劉伯溫往浙江乎?豈不知浙江之情狀?”
朱元璋輕咳一聲,問道:“你何以知之?”
朱標笑道:“父皇,劉中丞之病,起得突兀,又閉門不見客,實有蹊蹺。且前日父皇問及浙江災情,料必有回稟之人,想來便是劉中丞。”
朱元璋擺手道:“瞞你不得,確是劉伯溫去了浙江,那浙江災情,亦著實愈發嚴重。”
朱標麵露不解,問道:“送往江浙之賑災糧,已頗為豐厚,何至於災情反倒擴大?”
朱元璋冷笑一聲,道:“無非是被貪了,還能有何緣故!”
朱標問道:“那胡惟庸卻言江浙災情大好,莫非……”
朱元璋搖頭道:“胡惟庸尚不敢於此等事欺瞞咱。料是那吏部侍郎從中作梗,且江浙官員恐多有涉事不潔者。”
朱標問道:“既如此,父皇為何不遣人往江浙整治貪腐,使百姓早複常業?”
朱元璋深知朱標仁厚,見不得百姓受苦。然懲治貪官,必當連根儘除,僅處一二人,實無大用。
“標兒莫急,既有來應天之江浙災民,便可借此敲山震虎。”
朱元璋遂令朱標回東宮,誡之曰:“此事切勿聲張。來日朝會,自有好戲可觀。”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大明遼國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