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數福建出身之官員,言辭間儘是天下安定之語,然朱元璋心明如鏡,彼等話中之意,實乃委婉告知,福建士紳豪族勢大難製。
然朱元璋何許人也?乃開國之君,曆經百戰方得天下,豈懼此等宵小之徒?
朱元璋遂言:“諸位愛卿,可有願往福建整頓鹽務者?”
朱元璋此言既出,諸官一時心有所動,尤以胡黨與浙東集團為甚。
然稍作思忖,眾人皆強抑心思。
福建鹽務,雖似肥美之肉,然彼等自身多有不淨之處,此刻出頭,實非明智之舉。
至於以整頓鹽務之功抵罪之說,眾人皆知,不過虛妄,豈可信之。
茹太素覺良機已至,當即挺身而出,高聲道:“陛下,臣茹太素願往!”
朱元璋凝視茹太素,緩緩問道:“茹卿,福建鹽務積弊已久,盤根錯節,其間險阻重重,豪族勢力亦不容小覷。此番前往,恐多有艱難,或危及卿之身家性命,卿當真思慮周全,決意前往?”
茹太素神色堅毅,毫無遲疑,朗聲道:“陛下!臣願為大明江山,縱赴湯蹈火,亦在所不辭!”
朱元璋頷首讚道:“善!咱便封汝為都轉運鹽使,主理福建鹽務。望汝用心整頓,務使福建鹽務井然有序。若能成此大功,咱必有厚賞。”
都轉運鹽使,品從三品,而戶部郎中僅正五品。茹太素此番擢升,連越數級,眾人觀之,皆生歆慕之意。
然福建鹽務,整頓殊為不易。
且不論當地士紳豪族久據鹽田,把持要津,單論一眾鹽販子,行事猖獗,肆無忌憚。
此等亂象,非朝廷簡拔一都轉運鹽使便能改觀。
茹太素於福建,根基全無,萬事起頭維艱,伊始便足以令其焦頭爛額。
假以時日,若鹽務整治遲緩,進度不佳,恐朱元璋亦將心生不悅。
及茹太素抵福建,李文忠親至城門口迎迓。
茹太素見李文忠親迎,忙自馬車上趨下,至李文忠前躬身見禮,道:“見過曹國公。”
李文忠笑道:“茹大人無須多禮。聖上遣大人前來整頓福建鹽務,此於福建百姓而言,乃大善之事;於朝廷而言,亦是大功一件。此番恐要勞煩茹大人了。”
茹太素答曰:“皆為陛下效力,為大明儘忠,何言辛苦。”
二人寒暄既畢,李文忠道:“茹大人,李某已備下薄酒,為大人接風洗塵,還望大人隨我入城。”
茹太素拱手道:“曹國公太謙。”
茹太素隨李文忠至府衙,見府衙後堂珍饈羅列,美酒盈樽,更有美人侍立左右。茹太素眉頭微蹙,道:“曹國公,此舉恐有不妥。”
李文忠本欲試探茹太素為人,故設此局,觀其反應,一時難斷真偽。
遂笑問:“茹大人何出此言?”
茹太素正色,拱手而言:“曹國公,福建之地,鹽務亂象叢生,士紳豪族把控鹽田,鹽販猖獗,百姓苦不堪言。今朝廷遣我整頓,正欲撥亂反正,還百姓安寧,複鹽務清明。
然國公乃陛下器重之人,坐鎮福建,身負重任。
今觀此宴,珍饈羅列,美人環侍,如此奢靡,實非時宜。
陛下以福建安穩、民生為念,委國公於此,盼能守土安民,清正為官。
若此風盛行,上行下效,恐致官場腐壞,民心離散,豈不負陛下殷切期望?”
李文忠佯作不解,笑道:“茹大人,此言似有過重之嫌。李某於福建,日夜操持,殫精竭慮,既要抵禦倭寇,保境安民,又需顧念民生,諸事繁雜。僅於閒暇之際稍作消遣,又有何妨?”
茹太素麵色肅然,道:“曹國公,此言大謬。豈不聞‘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今福建百姓生計未豐,我等既為地方父母官,理當憂民之憂,豈可行此鋪張浪費之舉?”
李文忠見茹太素麵紅耳赤,似真動怒,經其一番言語,心下稍覺赧然,遂輕咳數聲,道:“茹大人勿怪,方才不過戲言耳。”
言罷,李文忠即令侍從將珍饈美酒與美人撤去,旋以簡食與兩壺清茶代之。
茹太素道:“曹國公,既已備下那些珍饈美味,不知欲作何處置?”
李文忠一怔,以為茹太素回心欲食珍饈美酒,遂道:“要不,吾令他們將那些珍饈美酒複搬回來?”
茹太素擺手道:“曹國公誤會矣,下官非此意。下官以為,此等珍饈美酒,不可浪費,莫若送與城中饑民,使彼等亦得飽食一餐。”
李文忠笑道:“茹大人心地仁善,便依大人所言。來人,速將那些酒菜送與城中饑民。”
其後,二人落座,就著簡蔬,品啜清茶,一邊談論福建鹽務諸事。
茹太素問李文忠道:“曹國公,可知今福建官府所掌鹽田有多少?”
李文忠聞言,微微凝眉,稍作思忖後緩緩道:“茹大人,今福建之地,官府所掌鹽田,約占十之有三。然分布零散,多在沿海諸縣。其地勢或平坦,或崎嶇,因海況、土質而異。
濱海之鹽田,因靠近海域,海水汲引便利,鹽產頗豐,然常遭海風侵襲,鹽田設施時有損毀。內陸之鹽田,雖少風患,然取水略艱,需引渠灌溉,以保鹵水濃度。
且近年以來,部分鹽田因年久失修,加之豪族侵占,產出有所下降。官府雖屢有整治之舉,然成效未達預期。此便是福建官府所掌鹽田之大概情形。”
茹太素眉頭緊蹙,問道:“那士紳豪族所掌鹽田又是怎樣一番情形?”
李文忠麵色凝重,長歎一聲道:“茹大人,士紳豪族手中鹽田,約占福建鹽田十之六七。彼等憑借財勢,勾結地方,巧取豪奪,兼並日盛。其鹽田多擇膏腴之地,富鹵易煎,產出豐盈。
豪族經營鹽務,手段狠辣。役使眾多鹽丁,晝夜勞作,所付工值微薄,鹽丁苦不堪言。且常私設關卡,欺行霸市,操縱鹽價,致使官鹽滯銷,鹽稅大減。
更有甚者,與倭寇暗通款曲,以鹽資寇,沿海不寧。官府屢欲整治,然彼等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查辦之時,多有阻礙,至今為患。”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大明遼國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