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之地,初時所籌糧食基地,朱元璋已將其劃與朱標轄治。昔日盤踞此地之士紳豪族,悉被更替。
江浙甫經一番整肅打壓,士紳豪族皆膽寒,未敢露頭。浙東集團之官員,亦隻得隱匿蟄伏,此便予朱元璋可乘之機。
自王家、範家、孔家所抄沒之田產,朱標皆充為公產,且效遼東之法,行承包責任製。
朱標參詳遼東土地之策,予災民以優先之權,將抄沒田地分與彼等。
災民聞此策,皆大歡喜,讚朱標之聲不絕,鹹稱當今太子仁厚。
遼東之地,行土地政策及承包責任製。各地士紳豪族雖極力遏此消息外傳,然終難遮掩。遼東之策,漸有所傳。是以多地百姓,皆盼己處亦行此承包之製。
然今之大明,田畝大多為士紳豪族所控,尋常百姓欲得田,談何容易?
此次江浙賑災糧貪墨一案,朱元璋籍沒王家、範家、孔家之田。此等田畝,足付災民分配。
自是,江浙之地,遭籍沒家產之士紳豪族,非獨此三家,亦有大小諸族。
蓋因其同涉此次賑災糧貪墨之事,是以此次抄沒田產頗豐。
朱元璋乃將彼等兼並之田,悉行拿出,還於百姓,且並施遼東之土地承包責任製。
此次朱元璋使朱標主理諸事,意在令其廣集名望,樹仁愛之名。
待日後退位,朱標登基之時,便有隆望,以成一代仁君。
朱元璋此等良苦用心,朝臣皆看在眼中。然彼等不敢妄言,實言相告,彼等亦盼朱標為仁厚之君。如此,則彼等日子,亦能順遂許多。
東宮之中,年僅一歲的朱雄英,正騎於小常森脖頸之上,咿呀叫嚷不止。
東宮侍女與太監,片刻不敢稍離,緊隨其後,唯恐皇孫不慎墜下。
朱元璋閒暇無事,轉至東宮遊逛。一眼便見常森與朱雄英如此嬉鬨,瞬時臉色一沉:“這常家的小崽子,就不怕摔著咱的好聖孫?”
有眼尖太監瞥見朱元璋身影,旋即跪地:“奴婢等見過陛下!”
常森聞太監與侍女齊聲高呼,遂止步,回身視之,乃見朱元璋。
常森神色自若,馱著朱雄英行至朱元璋跟前。因雙手扶著朱雄英小腿,便開口問候:“常森見過陛下。”
朱雄英一見朱元璋,便揚起小手臂,朝著他咿呀作聲。
常森趕忙蹲下身子,將朱雄英輕輕放下。
“哎喲,咱家這乖孫喲,可要小心些。”
朱元璋亦半蹲而下,將朱雄英抱於懷中。
朱雄英遽然揪住朱元璋之須,奮力一拔。
“哎喲!”朱元璋不禁痛呼出聲。
朱雄英見狀,卻“咯咯咯”笑了起來。
一旁跪地的太監宮女,嚇得渾身瑟瑟發抖,心道:這莫不是所謂的拔龍須?
常森這傻小子卻不識此狀,竟憨笑著起來。
朱元璋抱起朱雄英,向常森問道:“常家小子,你因何而笑?”
常森聞此言,撓了撓頭,而後道:“啊?俺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