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大地,車船轔轔,機杼聲聲,恍若一巨大工坊,晝夜不息。
遼東水師兩艦隊,經年累月,遠涉重洋,深諳風濤之險,熟稔海圖之秘。
今觀其艦船,檣櫓如林,風帆蔽日;士卒操演,箭雨齊發,火炮轟鳴,已具滅倭之實。
常孤雛登艦巡弋,見水兵攀爬桅杆如猿猱,觀潮汐星象若指掌,乃謂左右曰:“時機已至,可議東征。”
水師都督府連夜集議,屏退閒雜,密繪東瀛海圖。
參將李雲龍指圖曰:“倭國列島如犬牙交錯,可分三路進兵:一由對馬海峽直搗太宰府,二從壹岐島登陸築前國,三以艦載火銃封鎖長門水道。”
副將趙破虜補充道:“我軍當備火船二十艘,內藏硫磺火藥,待倭船出戰,順風縱火,必成赤壁之勢。”
常孤雛頷首稱善,令兩艦隊合練於渤海,演練分進合擊之術。
常孤雛乃遣使馳書高麗,令藍玉整飭軍備,俟機發兵牽製倭國。
藍玉接令,即於平壤集結精銳,晝夜操練水師,囤積糧草軍械,以備東征。
其麾下裨將諫曰:“高麗與倭國隔海相望,若我軍貿然興兵,恐遭其水師截擊。”
藍玉撫劍而笑:“常帥早有部署,遼東水師將佯攻對馬島,我等乘虛而入,直搗倭國九州。”
遂命人打造連環戰船,以鐵索相連,上鋪厚木板,可避火攻;又招募朝鮮炮手,習紅夷大炮之術。
旬月之間,高麗沿海戰船羅列如林,旌旗蔽日,倭國斥候見之,急報太宰府曰:“遼東、高麗合兵十萬,戰船千艘,恐有大舉!”
倭國南北交兵方酣,猶留意外間動靜,尤矚目於大明。
倭國南北大戰方酣,然幕府猶遣使刺探大明動靜。
聞遼東水師日夜操練,高麗藍玉亦整軍備戰,倭酋大驚曰:"昔元寇來襲,雖敗於神風,然其船堅炮利,吾輩僥幸耳。今大明遼東軍容更盛於昔,且得高麗相助,不可不防!"
遂令九州太宰府增兵十萬,於博多灣沿岸遍設石牆,廣置火銃拒馬。
又募浪人千餘,偽裝商船潛入登州、旅順刺探軍情。
薩摩、肥前等西國大名奉命將戰船改裝為蜈蚣艇,每船載鐵炮二十門,水兵三百人,晝夜巡弋對馬海峽。
有老臣諫曰:"今南北未平,不宜樹敵於大明。"
倭酋拍案曰:"非吾欲戰,實大明咄咄逼人!昔元主必烈尚折戟於此,今遼東小兒安敢小覷天照大神護佑之國?傳令各藩,若明艦越界,格殺勿論!"
乃命畫家繪製《元寇襲來圖》遍示國中,激勵士氣。
時人皆言:"倭人雖內訌不止,然遇外侮則如蝟毛豎立,不可輕犯也。"
應天府朝會,有臣奏曰:"近聞遼東整飭軍備,其意似在東瀛。"
孔學希奏曰:“天朝萬邦景仰,不宜窮兵黷武。倭國蕞爾小國,若動乾戈,有失上國體麵。”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大明遼國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