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 真實目的_大明遼國公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65 真實目的(1 / 1)

朱元璋眉頭微皺,抬手輕擺,朗聲道:“好了好了,休要再吵!常遇春,朝堂之上,理應出言謹慎,切不可如此莽撞胡言。此乃議政之所,需以理服人,非是肆意宣泄之地。”

常遇春聞得朱元璋訓誡,臉上先是一赧,隨即嘿嘿一笑,單膝跪地,抱拳拱手道:“陛下訓斥得極是,臣一時情急,口不擇言,實乃不該,今已知罪,還望陛下寬宥。”

孔希學見狀,心中一涼,眼睜睜瞧著朱元璋與常遇春這般互動,分明未見聖上對常遇春有絲毫真怒苛責之意。

他不禁麵色如霜,嘴角耷拉,滿臉儘是苦澀,心中埋怨頓生,卻又不敢發作,隻得暗暗咬了咬牙,那副苦相愈發顯得可憐,仿佛滿心委屈都化作了無言的憤懣,鬱結於麵。

朱元璋目光如電,不經意間瞥見孔希學那副苦臉,心中微凜,臉色陡然一沉,目光直直逼視過去,沉聲問道:“孔愛卿,咱觀你神色有異,麵露委屈之態,這究竟是怎麼了?但說無妨。”

孔希學心頭一緊,忙不迭整了整衣冠,強顏笑道:“陛下,臣實無他事,許是近日操勞過度,偶感風寒,身子有些不適罷了,勞陛下掛念。”

言罷,還佯裝微微咳嗽了兩聲。

朱元璋微微點頭,神色稍緩,說道:“既如此,孔愛卿身子不爽,便回家好生休養幾日。朝堂諸事雖重,然愛卿身體康健亦不可輕忽。”

言罷,高聲喚道:“來人,送孔愛卿出宮,切莫有絲毫懈怠。”

孔希學無奈,幽幽歎了一口氣,神色黯然,隻得拖著略顯沉重的步子,隨著宮人緩緩退出奉天殿。

朱元璋身為開國之雄主,天縱英明,睿察秋毫,於孰輕孰重,心中洞若觀火。深知治天下之道,儒家學說不可或缺,其仁政禮義,可化萬民、安社稷、興教化,乃治國之根本綱常。

然與此同時,他亦明曉,若無軍隊之威懾,四海難平,邊疆不穩,社稷根基便如累卵。是以,雖用儒術以潤民心、導民性,卻絕不舍軍隊之雄威。以武為盾,以文為劍,二者相輔相成,方能守此錦繡江山,保大明千秋萬代,基業永固。

朱元璋亦深知,此番滅倭之役,必令諸般番邦惶惶難安。然為踐常孤雛所言之事,縱使前路荊棘、風險叢生,朱元璋亦毅然決然,矢誌支持此役,毫不退縮。

胡惟庸未言,思常孤雛此次對倭行三光之策,可作把柄,日後便好製之。

然唐勝宗竟未為常孤雛設障,胡惟庸心有不悅。

此次滅倭之戰,唐勝宗為督軍,縱常孤雛勢盛,亦無需懼之若此。

孟穆特聞常孤雛往征倭國,遂起心思。

常孤雛登陸蝦夷,此地皆鬆散部落,實不堪一擊。

蝦夷之稱,源於日本。古時日本大和人對北方阿伊努等未開化民族稱“蝦夷”。阿伊努人體毛旺盛如蝦須,或因居近海多產蝦,被喚作“蝦夷”。“蝦夷”所指地域,隨日本擴張,從本州東北擴至北海道。

未及半月,常孤雛已平蝦夷,倭國天皇大駭。

天皇急遣軍北上,以阻遼東軍。

倭國天皇憂色滿麵,於殿中急召群臣,曰:“常孤雛勢盛,已平蝦夷,其鋒將臨,為之奈何?”

言辭焦灼,神色倉皇,盼臣下速獻良策以解此危。

倭國一臣子趨前,拱手急奏:“陛下,明軍勢大,我軍難敵。足利義滿控幕府之權,擁兵自重。今宜與之聯合,共禦明軍,方有退敵之機,望陛下明察。”

天皇聞臣言,覺有理,遂急遣精明使臣,攜重禮,星夜兼程往足利義滿處。使臣至,恭行大禮,曰:“今明軍壓境,危及貴我。敝國天皇盼與公聯合禦敵,共商良策,以保疆土。”

曩者,倭國以為明軍入倭,必因人生地疏而難成勢。然今明軍登島,方覺遼東軍戰力之強,直如降維而擊,實出倭人所料。

藍玉於南境,與足利義滿連番鏖戰,凡十餘役。藍玉用兵如神,麾下將士奮勇無前。足利義滿雖竭力抵禦,終難抗衡,其勢漸頹,部眾潰散,一敗塗地。

遼東軍行三光之舉,倭國軍民皆覺絕望。

應天府皇宮內,朱元璋傳詔,宣徐達、常遇春入宮。

馬皇後於坤寧宮備下滿桌佳肴。常遇春、徐達入宮坐定,遂與朱元璋一同舉杯共酌。

朱元璋笑言:“遇春,小孤雛此子,行事之狠,竟甚於汝。所行三光之策,搶光、殺光、燒光,真似承汝衣缽。”

常遇春麵色赧然,拱手道:“陛下,臣不過殺俘而已,與這小子行徑大不相同。”

徐達笑曰:“汝父子二人,實乃五十步笑百步耳。”

常遇春憤然道:“怎講?難道倭國諸般惡徒,殺之不該耶?”

朱元璋擺手道:“罷了罷了,汝急甚?殺之固當。倭寇擾我中原沿海久矣,今小孤雛此子,也算是為百姓泄憤。”

旋即,朱元璋又言:“然近日流言紛起,稱小孤雛此舉,恐有傷天和,汝等意下如何?”

常遇春道:“何謂有傷天和?倭國倭寇害我中國百姓久矣,未見其遭天罰,此說純屬子虛烏有!”

朱元璋喟然歎曰:“實則此番吾許其征伐倭國,最要者,乃為倭國金銀礦也。”

徐達、常遇春聞之,皆麵露惑色。

朱元璋解說道:“小孤雛言,倭國銀礦頗豐,足供開采百年,金礦儲量亦可觀。且其稱,今大明寶鈔,時日一久,必致錢賤,除非有物為錨。”

徐達問曰:“此錨定物為何?莫非便是金銀乎?”

朱元璋頷首道:“然,正是金銀。概言之,日後大明寶鈔與金銀相係,依鈔麵之值兌相應金銀。如此,百姓信寶鈔,寶鈔有信,方可穩行於世。”

徐達、常遇春亦知,今大明銅礦產量不豐,寶鈔麵值欲兌等額銅錢,實有難處。是以百姓於寶鈔,信之不篤。間或,持寶鈔購物,按麵值難購等量之物,需多予方可與以銅錢購者同。

徐達歎道:“小孤雛此子,腦竅不知何以如此。往昔為將帥,儘顯其才;至遼東,又展治地之能;今於經濟之道,亦頗有見地,莫不是文曲星轉世乎?”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大明遼國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區區如懿,打就打了 詭實錄之中式小故事 重生元末,朱元璋被我爆錘 假少爺回村後,成京城第一狀元郎 明末封疆 殺敵漲壽元,我以壽元推演成神! 明末黑太子 重生60年代縱橫北境 觸角人生 四合院:教秦姨開車,油門呼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