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孤雛並未過多留意浙東集團之舉,一心專注於遼東,力求令其基建穩固、民生富足,促各項事務更上層樓。
發電機之測試已大體竣事,電纜之研造亦進展順遂,成果喜人。且遼東煉鋼之產量,亦獲顯著突破。
欲使經濟煥發生機,提升至新階,僅修築水泥路尚不足夠,亦須改良交通工具。
自南洋獲首批橡膠後,常孤雛以之改造馬車車輪,且嘗試推出首批以木架打造之自行車。
非是常孤雛不欲以鋼架造自行車,實因當下鋼鐵珍貴非常,用於造自行車,未免略顯奢侈。
即便如此,常孤雛仍造得數輛,將此以鋼材鑄就之自行車,配備予官府眾人。
自行車此物,本就新奇獨特。目下僅官府中人得配,遼東官員借此著實風光一番,儼然成身份之象征。
亦有外地商賈企圖仿製。車架及他般部件,仿製倒非極難,唯那鏈條製作棘手,遠不及遼東所製這般堅固耐用。
明商會眾人曾麵見常孤雛,進言曰:“國公爺,自行車恐被外地商賈仿學,若彼於外地售賣,我等恐難征稅,該當如何?”
常孤雛答曰:“無需憂慮,莫要如此吝惜。若彼等僅觀之便能習得,亦無大礙。此雖非極難,然技術門檻於彼等而言亦不低,仿製殊為不易。且遼東工坊以流水線製自行車,成本較彼等盲目製作,低之甚矣。”
常孤雛又解說道:“且需彼等將自行車之事傳揚出去,如此方有更多人至遼東采購。尋常百姓或無餘財,然達官貴人圖個新鮮,舍得擲金。”
既如此,萬民商會眾人遂不再多語。
且說瓦剌既被掣肘,秦王自河套、晉王從大同、燕王由開平出關,共舉而攻韃靼。
三王兵分三路進擊,韃靼難以抵擋,節節敗退。
韃靼軍陣連番受挫,一路退至瀚海之北,不敢再進分毫。
至於捕魚洱海方向之韃靼兵馬,更是畏懼遼東,不敢近前,實因往昔屢敗於遼東,心有餘悸。
山西、陝西之外民商會,開采加工煤礦後,錢糧頗豐,戰時所用,較朱棣之軍更為豪闊。
三王捷報傳至應天,朱元璋龍顏大悅,遂將捷報宣於朝堂,與眾臣共覽。
朝堂之上,捷報既傳,群臣立時沸騰。
隻見一大臣,率先出列,身姿微躬,滿臉溢笑,高聲頌道:“陛下聖明!此皆陛下鴻福齊天,神威遠播,方能令三王如此神勇,屢戰屢勝,打得韃靼丟盔棄甲。陛下馭下有方,實乃我朝之幸,天下之幸!”
言罷,朝服微振,長揖到底。
禮部尚書緊跟其後,快步上前,拱手拜道:“陛下之雄才大略,縱觀古今,罕有匹敵。今三王得勝,實是陛下平日教誨之功。此等赫赫戰功,必能威震四海,讓四方蠻夷皆來朝貢,永保我大明國泰民安,千秋萬代!”
一眾文臣紛紛附和,“陛下聖德”之聲不絕於耳。
武將們亦不甘示弱,大將軍抱拳高呼:“陛下之威,如烈日當空,光芒萬丈。我等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追隨三王之後,繼續征戰,定讓那韃靼再無翻身之日,以報陛下知遇之恩!”
眾臣之中,有那善於察言觀色者,更是將讚美之詞說得天花亂墜,從朱元璋之謀略、決斷,到其仁德治天下,無一不誇。
然朝堂之上,非眾人皆頌。
有那般迂腐儒生,此時又以王化之事置喙。
一老儒,顫顫巍巍邁出班列,手撫胡須,神色凝重道:“陛下,三王雖獲戰功,然征伐之舉,終究乃兵戈之事。以臣之見,我大明應以王化廣施於四夷,以德服人,而非一味訴諸武力。兵者,凶器也,縱一時得勝,恐難收長久之效。當以禮儀教化,使蠻夷感沐聖恩,心悅誠服,方為長治久安之道。”
另有年輕儒士亦拱手進言:“陛下,今雖擊退韃靼,然邊地百姓久經戰火,民生疾苦。此時應休養生息,廣布王化,修繕民生,而非窮兵黷武。若以王化綏靖四方,何愁蠻夷不歸順,天下不太平?”
朱元璋素非喜諛之人,然偶聞頌詞,心中亦覺暢快。
此刻見這些腐儒又來聒噪,恰似喂他蒼蠅,頓時麵露不悅。
領導舉箸夾菜,汝卻轉動餐桌,怎這般不識眼色?
朱元璋麵色一沉,目光冷冷掃向那幾個酸儒,厲聲道:“汝等竟言征伐韃靼非是,莫非大明軍隊打錯了?咱且問汝等,昔日漢人慘遭韃靼殘害,生靈塗炭、民不聊生之時,汝等又在何處?彼時又說了些什麼話?”
“那時,韃靼鐵蹄肆虐,漢人百姓家破人亡,田園荒蕪,哭聲震天。咱親見無數父老鄉親,或被屠殺,或為奴役,命如草芥。朕揭竿而起,為的便是救萬民於水火,複我漢家山河。”
“咱一路拚殺,方有今日大明。今韃靼賊心不死,屢屢犯邊,咱遣三王出征,保境安民,何錯之有?汝等整日空談王化,在那韃靼屠我百姓時,王化何在?汝等所謂以德服人,彼時為何不見蠻夷感沐聖恩、放下屠刀?”
“若不憑這赫赫軍威,將韃靼擊退,難道要眼睜睜看著我大明百姓再遭荼毒?汝等隻知紙上談兵,不知百姓疾苦,不顧家國危難。
咱以武力抗敵,正是為了日後更好地施王化,若無安穩之邦,談何教化?今番三王得勝,乃大明之幸,萬民之福,汝等卻在此胡言亂語,擾亂朝堂,該當何罪!”
言罷,朝堂之上頓時鴉雀無聲,那幾個酸儒嚇得瑟瑟發抖,紛紛伏地請罪。
朱元璋拂袖,歎道:“罷了罷了,汝等就知請罪。當多張此口,為自家著想。大明百姓尚未儘得安樂,汝等卻操心蠻夷,實乃閒極無聊。”
朱元璋遂命人將這一眾酸儒“請”出朝堂,眼不見,心方寧。
朱元璋問道:“三王此次出關,連獲勝仗。朕意可乘勝追擊,擴大戰果,縱是滅了韃靼,亦非不可為之事。”
有戶部官員趨前出列,躬身奏道:“陛下,此次三王出關征戰,國庫所耗錢糧已然甚巨。今既獲階段性之勝,當務之急,乃穩固戰果,切不可貿然進兵啊。”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大明遼國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