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道:“昔日胡惟庸雖擅權弄政,然於皇儲之事,未敢妄言半句。此輩竟膽大至此,敢染指此事,莫不是活得無趣了。”
姚廣孝開口道:“風險與收益相倚,若此事得成,往後之利,必甚巨也。”
姚廣孝續道:“殿下,世間諸事,皆如夢幻泡影,遇刺之事亦如此。
於表象觀之,乃奸人作祟,欲亂皇儲之序。
然究其根源,恰似水中月、鏡中花,看似真切,實則虛幻。
且看這棋盤,黑白二子爭鬥,恰似世間紛爭。
黑子欲占白地,白子亦謀黑子之域,正如欲害皇太孫者與護之者的較量。
但棋盤之上,不論勝負,終有複盤之時。
天下之事,亦複如是。
此次遇刺,看似危機,實則轉機。
皇太孫經此一遭,若能領悟其中禪機,磨礪心智,他日必能擔當大任。
那些暗中作祟之人,如執迷不悟,一味追逐虛幻之利,終如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殿下隻需靜觀其變,把握時機,順應天命,此乃明智之舉。”
姚廣孝輕撚棋子,目光沉靜,緩緩對朱棣道:“殿下,觀今日之局,皇太孫遇刺,此非偶然,實乃暗流湧動之兆。
太子嫡子若不得承大統,看似亂象,實則蘊含乾坤。
古往今來,天下大勢,分合無常,帝王之位,亦非一成不變。
昔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方有新朝之興。
今時太子嫡子之路受阻,恰似天有異變,此莫非上天之意,另有所指?
殿下雄才大略,素有鴻鵠之誌。
雖處藩王之位,然心懷天下。
當此風雲變幻之際,若能洞察先機,把握時運,或為成就大業之契機。
然此事不可操之過急,需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暗中積蓄力量,廣納賢才,收攏人心。
待時機成熟,水到渠成之時,大業可圖。
且夫天命無常,唯德是輔。
殿下以仁厚待民,以睿智理政,聲名遠播。
若能順應天時,契合人心,天下歸心之日,便是大業告成之時。
此時看似山重水複,然殿下細察,或可見柳暗花明。
切不可因一時之安,而錯失千古良機。
當以長遠目光,謀劃大計,方可成就非凡之功,不負此生之誌。”
朱棣聞之,神色凝重,陷入沉思,心中似有所悟,對姚廣孝之言,已暗暗銘記於心。
朱棣道:“此事且無需多慮,隻要太子尚在,本王便始終為大明之燕王。”
姚廣孝未再言語,心下思忖,太子命格已然更易,豈會讓朱棣長為一藩王。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大明遼國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