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即決定加強防備,同時將晉商惡行奏明朝廷,以正國法,絕不能讓晉商之流肆意妄為,壞了治河大計。
周全聞此,心中暗忖,晉商行徑如此卑劣,若不予以嚴懲,恐其變本加厲,於治河大業諸多不利。
且自身非迂腐守舊之輩,豈會坐以待斃,遂決意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周全與萬民商會管事密議一番,商會管事心領神會,當即著手安排人手。
經一番精心部署,商會眾人暗中查探晉商產業布局與運營漏洞。
數日後,時機成熟。
萬民商會之人趁夜而動,悄然潛入晉商所經營之幾家關鍵店鋪與工坊。
這些地方平日裡皆是晉商盈利之根本,守備雖有,卻怎敵商會此番有備而來。
商會眾人依計行事,或縱火焚燒工坊原料,或偷取店鋪貴重貨物,或破壞關鍵生產設備。
一時間,晉商產業內火光衝天,混亂不堪。
待晉商發覺趕來時,損失已然慘重。
工坊原料化為灰燼,數月心血付諸東流;店鋪貨物失竊,資金周轉頓時艱難;設備損壞,修複亦需耗費大量錢財與時間。
經此一遭,晉商損失一大筆財富,元氣大傷。
晉商深知此乃萬民商會報複之舉,卻又有苦難言。
畢竟己方先起惡念,妄圖破壞萬民商會物資,如今被反擊,隻能暗自咬牙。
周全此舉,既讓晉商為其惡行付出代價,亦向其餘心懷不軌者敲響警鐘,莫要妄圖阻礙治河大計。
晉商遭此重創,財富劇損,元氣大傷。
萬民商會見狀,當機立斷,趁勢而為,對晉商所涉產業施以釜底抽薪之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商會著乾練之人,持雄厚資金,奔走於各石料廠、木材廠之間。
彼時,晉商自顧不暇,無力周全旗下廠坊。
各廠坊主見晉商勢頹,又逢萬民商會拋出橄欖枝,許以優厚條件,權衡之下,紛紛動心。
萬民商會以較為低廉之價格,相繼收購諸多石料廠、木材廠。
此舉措,恰似趁火打劫,令晉商產業雪上加霜。
晉商眼睜睜看著自家產業落入他人之手,卻因財力匱乏、局勢窘迫,無力阻攔。
經此一役,萬民商會勢力愈發壯大,於治河材料供應一事上,掌握更多主動權。
而晉商則愈發式微,往日囂張氣焰蕩然無存。
此後,萬民商會憑借所收購廠坊,更高效籌備治河物料,周全亦借此穩固治河大局,全力推進治水工程,不給晉商等勢力再有可乘之機。
然晉商底蘊深厚,根基尚未全損。
其主營之鹽茶生意,由來已久,根基穩固。
雖經石料廠、木材廠之變故,元氣大傷,然隻要假以時日,憑借鹽茶之利,仍有緩轉複蘇之機。
然萬民商會豈會容其喘息。
商會借晉王之力,獲諸多鹽引,於鹽業經營上初占先機。
與此同時,又攬下大批為邊關輸運物資之要務。
自此,萬民商會勢力日盛,步步緊逼,令晉商愈發艱難,再難輕易緩過此劫。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大明遼國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