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一商忽起身道:“吾聞朝中有人與吾等交好,可修書一封,詳述利弊,求其於朝堂之上周旋。若能壓下此事,方為萬全之策。”
眾人皆覺有理,然又恐此友自顧不暇,難伸援手。
商議良久,終未得萬全之法。
眾人皆麵麵相覷,屋內氣氛凝重如鉛。
正當眾人一籌莫展之際,又有一商人眸光閃爍,低聲提議道:“吾等手中之賬目,記錄諸多官員與我等過往往來。或可持此賬目,暗中威脅相關官員,令其知曉,若坐視不管,彼等亦難脫乾係。逼迫官府出麵與錦衣衛周旋,以官製官,或能化解此劫。”
眾人聽聞,先是一愣,旋即陷入沉思。片刻後,有商人麵露憂色道:“此計雖險,卻似有一線生機。然威脅官員,猶如玩火,稍有不慎,便會引火燒身。且若官員惱羞成怒,反咬一口,吾等將萬劫不複。”
又有人附和:“不錯,這些官員平日與我等往來,皆為利益。今麵臨如此大禍,難保其不會為求自保,棄我等於不顧。”
但亦有人覺得此時已無他法,不妨一試。
一番爭論後,眾人心中雖忐忑不安,卻覺在絕境之下,此提議似是唯一可走之路。
於是,決定先暗中挑選與晉商關係最深且官位較高的官員,由幾位德高望重且善於言辭者,攜帶賬目,前去與之談判。
出發之前,眾人反複叮囑:“務必小心行事,言辭不可過激,既要讓其明白其中利害,又不可徹底激怒對方。”
肩負重任者,麵色凝重,點頭應下,懷揣賬目,踏入茫茫夜色之中,而晉商眾人則在屋內焦急等待,不知此去,究竟是福是禍,未來命運,在此一舉。
晉商代表趁夜潛行,至那幾位參與分利官員府邸。
首訪者乃布政司某位高官,晉商代表以重金賄其門童,方得入內。
至書房,高官初見晉商代表,麵露慍色,斥道:“汝等深夜前來,成何體統!”
代表趕忙躬身行禮,賠笑道:“大人息怒,實因大禍臨頭,不得不出此下策。”
言罷,將賬目呈上。
高官見賬目,臉色驟變,雙手微微顫抖。
代表見狀,低聲道:“大人,錦衣衛已至,私運之事恐難隱瞞。若此事敗露,大人亦難辭其咎。今唯有大人出麵,與錦衣衛周旋,方有轉機,否則,吾等玉石俱焚。”
高官沉思良久,長歎一聲,知已無退路,隻得應下。
晉商代表又連夜拜訪數位官員,皆以此法脅迫。
諸官員雖心有不甘,然麵對鐵證,皆被迫答應。
晉商代表大功告成,匆匆返回商議之所。
眾人聞之,雖暫鬆一口氣,卻仍心憂此事後續發展。
畢竟,借官員之力與錦衣衛周旋,猶如與虎謀皮,稍有差池,後果不堪設想。
但此刻,已無他途,唯盼官員能依約行事,化解這場迫在眉睫的危機。
諸官員先往尋華克勤,言及錦衣衛已至山西之事。
華克勤曰:“錦衣衛?既至,便至矣。汝等來告吾,所為何事?”
華克勤忽有所覺,道:“汝等……莫不是做下了何見不得光之事?”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大明遼國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