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過數日,便有消息紛至遝來,各地竟有諸多官員,為表對孔家之支持,決然辭去官職。
此訊傳來,朝堂內外,人心惶惶,局勢更添幾分緊張。
有朝臣私下裡議論紛紛,皆以為在這等情形下,朱元璋恐會有所讓步。
畢竟官員辭官,士林施壓,局勢錯綜複雜,為保朝堂安穩,做出些許妥協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他們揣測著,陛下或許會權衡利弊,從輕發落孔家,以息士子之怨,安撫辭官官員之心。
然眾人未曉,朱元璋此人,最厭有人以威相脅,且決然無所畏懼於他人之脅迫。
朱元璋遂降旨意,凡此為孔家而辭官者,終生不予錄用。其家族三族之內,三代之中,皆不許參與科舉,亦不準涉足商賈之事。
此旨意一下,諸多辭官之人皆心生悔意。本欲為孔家張目助威,豈料非但自身深陷困境,竟連三族之後世前程,亦一並累及斷送。
時有官員上奏,稱此舉恐有未妥之處,懇請陛下收回此令。
然此官員,當即便被朱元璋褫奪官職,貶為庶民。
彼時,朝堂內外一片緊張,風聲鶴唳。即便是昔年胡惟庸一案,朱元璋行事亦未如此決絕。
此次所涉官員,不下數萬之眾。雖或身死之人,未及胡惟庸一案之多,然其後果之嚴重,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朝廷官員於錦衣衛協同助力之下,將孔家諸人儘皆控製。
曲阜之地,忽起暴亂。
暴民蜂擁而出,氣勢洶洶,徑直朝朝廷官差襲去。
但見眾人手持棍棒刀叉等物,喊殺之聲震天。
官差們雖身著公服,卻未料得此般變故,一時陣腳大亂。
暴亂者似已失卻理智,毫無懼意,不顧官差喝止,肆意揮舞手中器具。
官差們奮力抵抗,無奈對方人多勢眾,且來勢凶猛,漸感力不從心。
雙方爭鬥間,曲阜街頭一片混亂,百姓驚惶奔逃,店鋪緊閉門戶,往日之寧靜祥和,瞬息化為烏有。
而那為首之人,目露凶光,大聲呼喝著煽動眾人,似欲與朝廷官差拚個魚死網破,局勢愈發危急,大有不可收拾之勢。
且說曲阜暴亂驟起,暴民竟悍然襲擊朝廷官差,一時間曲阜城內亂象叢生,百姓驚惶失措,秩序蕩然無存。
消息傳至山東布政使陳園耳中,陳園聞之,神色凝重,深知事態嚴峻,若不及時平息,恐成燎原之勢,危及一方安寧。
陳園當機立斷,即刻點齊精銳官兵,親自率領奔赴曲阜。
一路之上,馬蹄揚塵。
抵達曲阜後,陳園迅速勘察地形,部署戰略。
他深知暴民雖眾,卻多為烏合之眾,遂決定以正兵威懾,奇兵突襲,分化瓦解暴民之勢。
官兵們列成嚴整軍陣,刀槍閃爍寒光,如銅牆鐵壁般矗立。
陳園於陣前高聲喊話,勸誡暴民莫要執迷不悟,莫因一時衝動而誤了身家性命。
然暴民中仍有頑劣之徒,不聽勸告,揮舞器械繼續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