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官員聽聞,眉頭微皺,緊接著便問道:“楊大人,照你所言,新設專門收稅衙門。可這衙門究竟歸誰管轄?莫不是仍由我戶部統管?”
言罷,目光直直看向楊憲,滿是探尋之意。
收稅乃戶部之主要權柄,戶部豈容就此輕言放棄,是以戶部官員方有此問。
朱元璋亦將目光轉至楊憲身上。
楊憲旋即解釋道:“新政改革之後,那稅務衙門已然自成獨立之部,各司其職,專理賦稅諸事。然國庫之管理,卻依舊歸戶部執掌。戶部於此責無旁貸,專司國庫收支、存儲諸事,以保朝廷財用之有序調度。”
戶部尚書聞此,當即麵露慍色,拱手而立,言辭激烈道:“楊大人所言,下官實難苟同。收稅之權,自來便屬我戶部管轄,乃戶部之根本職權。此權關乎國之命脈,民生賦稅皆賴於此,怎可輕易剝離出去?一旦將其劃出,往後諸多事務協調不暢,恐生亂象,還望斟酌。”
楊憲神色從容,拱手回應戶部尚書道:“尚書大人且莫急,新政中設有專門監察稅務部門之機構,此乃遼國公所命名,喚作審計局。
此局職責重大,專司對稅務衙門收稅諸事詳加核查、監管,以保收稅公正、清明,杜絕貪墨舞弊之行,亦能使收稅流程更為規範、有序,並非放任稅務衙門自行其是,大人無需擔憂。”
戶部尚書轉身麵向朱元璋,恭敬跪地,神情懇切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稅務部門若獨立出去,恐致諸多弊端。
收稅之事,向來與戶部各項事務盤根錯節,息息相關。
一旦分割,政令恐難統一,諸事運作亦會多有滯礙。
且新設審計局,雖有監察之名,然其效用未知,恐難補稅務獨立之失。
還望陛下明察,收回成命,莫要施行讓稅務部門獨立之策。”
朱元璋遂將目光投向楊憲,開口問道:“楊憲呐,既你言之鑿鑿,想必對此新政舉措,定有詳細章程。莫要耽擱,速速講來。”
楊憲躬身一禮,有條不紊道:“陛下,此稅務局專司收稅,於各地設分署,依戶籍田畝等詳錄,按律計征賦稅。凡商戶田主,皆定時申報應稅數額,稅務局派員核查無誤後征收。
至於審計局,其一,按月審查稅務局賬目,詳核收支,對每筆稅款流向皆要明晰,若有不符,即刻徹查。
其二,不定期抽查各地稅務分署,訪查吏員有無貪贓枉法、擅自增減稅額之舉。
其三,廣開舉報渠道,民眾若見稅務弊端,可徑直向審計局檢舉,一經查實,嚴懲不貸。
如此,以稅務局司職征收,審計局專司監察,相互製衡,可保賦稅征收公正有序。”
朱元璋不禁讚道:“常孤雛這腦子,當真好使!難怪遼東之地能如此快速興盛發展。”
朱元璋大手一揮,果斷拍板道:“甚好!山東新政改革,便采用楊憲自遼東取經歸來之法推行。
此事著令六部、內閣與中書省一同商議,仔細擬定具體施行章程。
整個過程,皆由楊憲主導並嚴格把關,務必使新政切實可行,惠及百姓,振興山東。眾卿需齊心協力,不可懈怠,早日將章程呈於朕覽。”
隨後,朱元璋目光炯炯,看向眾臣,開口詢問道:“此次山東新政改革,究由誰來主導?方可確保諸事順遂,新政暢行無阻。”
朝臣們聽聞此問,頓時神色各異,心思流轉間,紛紛舉薦起自己人來。
隻見那工部侍郎率先出列,拱手說道:“陛下,臣以為工部郎中李大人精明強乾,對新政之事素有鑽研,由他主導,定能將山東新政改革推行得有條不紊。”
話音未落,禮部尚書也趕忙上前一步,恭敬奏道:“陛下,禮部員外郎趙大人素有才名,且為人公正,熟悉各地風土人情,山東新政改革若交予他,必能兼顧各方,萬無一失。”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皆是極力誇讚自家所舉薦之人。
朝堂之上一時熱鬨非凡,皆想著既然無法阻止新政推行,那便趁此機會為自己謀得一分好處,好分一杯羹。
李善長見狀,亦不慌不忙,整了整朝服,上前躬身奏道:“陛下,吏部侍郎王大人,久於吏治,深諳用人之道,且行事穩重、思慮周全。山東新政改革,涉及諸多人事安排與政令推行,由王侍郎主導,必能綱舉目張,妥善操辦,不負陛下所望。”
說罷,抬眼望向朱元璋,靜待其回應。
劉伯溫立於朝堂之上,見眾人紛紛舉薦己方人選,各懷心思。
他卻雙唇緊閉,神色平靜,既無舉薦之意,亦未置一詞,仿若一尊木頭人般靜靜站著,眼神深邃,不知在思索何事,對周遭的喧鬨充耳不聞。
朱元璋瞧見劉伯溫這般模樣,並未向他發問,轉而將目光投向楊憲,開口問道:“楊憲,你自遼東歸來,與常孤雛多有交流,他可曾舉薦何人主導這山東新政改革?”
楊憲趕忙躬身應答:“陛下,確有舉薦。常孤雛所薦之人,乃山東布政使陳園。陳大人久在山東,熟知當地民情,且理政有方,處事乾練果決,由其主導山東新政改革,或能事半功倍。”
話音剛落,浙東集團一官員出列,拱手作揖,神色鄭重道:“陛下,此事還需斟酌。陳園與常孤雛私交甚篤,往來頗為頻繁。如今新政改革茲事體大,若由陳園主導,恐有結黨營私之嫌,日後行事難保公正,或會借改革之名,行謀私之實,還望陛下明鑒。”
說罷,低頭靜立,等候朱元璋定奪。
楊憲聽聞,麵上並無半分異色,緘口未語。
他心中早料到浙東集團會有此反對之舉。
常孤雛身為遼國公,穩坐遼東,又兼任遼東布政使,手握重權,浙東集團此舉,實是在他預料之中。
隻是,他們這般作為,看似以結黨營私為借口,可真正的意圖究竟為何,朝中眾人,心裡大多明白,不過是權力相爭罷了。
朱元璋略作思忖,開口道:“嗯,如此這般。便讓太子遙領山東新政改革諸事,再著陳園代為執行。一來太子曆練政務,二來陳園熟悉山東,如此安排,或可保新政穩妥推行。”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大明遼國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