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之中,有一婢女侍於呂氏身後,觀之不若他婢之謙卑。
呂氏謂婢女曰:“月兒,汝冒險來應天,實乃過於大膽矣。”
“若萬一為錦衣衛所察,屆時欲去,恐非易事。”
此為呂氏所呼之婢女月兒者,乃今白蓮教聖女韓月也。
其來應天,旨在助呂氏奪得東宮大權。太子朱標、太子妃常氏與皇太孫朱雄英,皆為白蓮教之目標。
白蓮教無正麵行刺此輩之能,然施些小手段,徐徐謀之,卻也可行。
韓月應呂氏道:“表姑,此事無需憂慮,我等已備得周全。”
呂氏久遭冷落,其本為才女,又出身呂氏嫡女,如今卻被棄於宮中,心內多有不服。
呂氏聞之,神色稍緩,卻仍麵露憂色,輕聲問韓月道:“月兒,既如此,且與我細細說來,汝等究竟是何計劃?如今局勢複雜,切不可有絲毫差池。”
韓月微微欠身,低聲道:“表姑,我等謀劃,欲對太子妃常氏與朱雄英下毒。如今太子府中耳目眾多,然我已買通一膳房婢子,屆時於其所食之物中悄然投毒。此婢子伶俐可靠,定能辦妥此事。一旦得手,東宮局勢必將大亂,我等便有機可乘,為表姑謀取大權鋪就前路。”
呂氏聞罷,不禁一驚,道:“此計太過草率!”
韓月忙解釋道:“表姑勿憂,並非即刻毒死,乃是用慢性毒藥。如此經年累月,於不知不覺間,便可成其事。”
韓月並未提及針對朱標之謀算,心憂呂氏難以承受此等事,故而隱而未言。
呂氏皺眉,麵露難色道:“月兒,雖說慢性毒藥看似可行,然如今太子妃身邊護衛眾多,且行事謹慎,欲近身投毒,談何容易。府中之人,對膳食等事查驗甚嚴,稍有差池,便會敗露,這下毒之事,實是艱難非常。”
韓月微微一笑,神色篤定道:“表姑,常言道,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我既敢來應天,又豈會無萬全之策。
那膳房婢子,已與我聯係多日,她深知府中規矩,知曉何處戒備稍鬆,何處可尋機會。
且那慢性毒藥無色無味,混入尋常膳食之中,極難察覺。”
呂氏仍有疑慮,歎道:“即便如此,此事風險依舊不小,若一旦被發現,我等皆無活路。”
韓月握住呂氏之手,懇切道:“表姑,如今之勢,若不奮力一搏,恐永無出頭之日。我等步步為營,小心行事,必能成功。
待太子妃與朱雄英身體漸弱,府中人心惶惶,表姑便可出麵安撫,展現賢良之態,進而掌握東宮諸事,大權也便唾手可得。”
呂氏沉思良久,緩緩點頭道:“罷了,事已至此,也隻能信你一回。但切記,一切行事,務必小心謹慎,萬不可出絲毫差錯。”
韓月應道:“表姑放心,我定當全力以赴,不負所托。”
言罷,二人又低聲商議起諸多細節。
朱允炆乍見韓月,心下便生歡喜之意。
彼時,他尚不知韓月與呂氏之關聯,隻道其乃呂氏身旁一貼身婢女。
見韓月舉止間自有一番韻致,朱允炆目光便多有留意,暗自思忖此婢頗具風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