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廣孝徑去會見北平分舵的白蓮教舵主,與之商談合作事宜。
此前朱棣佯裝打壓白蓮教,如今看來,倒也算是給雙方合作鋪下了基礎台階。
北平分舵舵主張集,請姚廣孝入座,開口問道:“先生前來,所為何事?”
姚廣孝反問張集:“敢問如今白蓮教發展得怎樣了?”
因之前朝廷對白蓮教大舉圍剿,如今白蓮教的境況,實在算不得好。
張集麵色凝重,長歎一聲道:“自朝廷圍剿以來,我教諸多分舵受損嚴重,不少弟兄或是喪命,或是離散。人力物力皆折損大半,傳教之路亦是舉步維艱。信徒們人心惶惶,招募新徒愈發困難,教中錢糧籌措也頗費周折。
如今隻能在暗中行事,小心翼翼,不敢有絲毫大動作,生怕再引朝廷注意,遭來滅頂之災。原本大好的局麵,如今已七零八落,想要恢複往昔,不知要耗費多少時日與心血。”
姚廣孝聽聞,微微點頭,神色從容道:“張舵主,此困境雖艱,卻也暗藏轉機。燕王殿下深知白蓮教諸多不易,實對白蓮教並無惡意,先前之舉不過是迫於形勢。”
“殿下胸懷大誌,欲成一番大業,深知白蓮教兄弟皆是忠義之士,若能攜手,必能共創輝煌。殿下誠意滿滿,願為白蓮教提供庇護,助你們恢複元氣。隻要白蓮教肯歸附燕王麾下,一應錢糧、人手,殿下都可酌情相助,日後教中發展,再無朝廷圍剿之憂。”
“燕王殿下乃皇室貴胄,得天眷顧,其勢如日中天。跟著殿下,不僅能讓白蓮教重煥生機,更可在這風雲變幻之世,尋得真正安身立命之所,成就一番不世之功。張舵主不妨思量一番,這於教中兄弟而言,實是難得之機遇。”
張集拱手道:“先前多謝燕王殿下手下留情,隻是燕王身為皇子,與我白蓮教往來,恐多有不妥。朝廷對我教圍剿甚嚴,若被察覺燕王與我教攪合一處,於燕王殿下聲名有礙,也怕牽連殿下,落人口實,此事還得從長計議。”
說白了,張集就是心底不願與皇家有所牽扯。他們白蓮教與朝廷向來為敵,並非朋友。
朱棣身為燕王,白蓮教對其自是防範有加。雖說此前朱棣假意針對白蓮教,北平分舵未遭重創,可這終究難消張集心頭顧慮。
姚廣孝微微一笑,不急不緩道:“張舵主,您所慮雖有道理,然與燕王合作,好處多多。燕王心懷天下,誌在革新,絕非那等因循守舊之人。與我燕王攜手,白蓮教可得庇護,不必再東躲西藏,擔驚受怕。”
“再者,燕王一旦大業有成,白蓮教便有從龍之功。那時,教中所需人力、物力、財力,還不是手到擒來?教中兄弟不必再為生計、為發展發愁,可光明正大傳教布道。
且燕王看重人才,教中眾多豪傑,定能在燕王麾下施展抱負,名垂青史。張舵主,此乃千載難逢之良機,切莫錯失呀!”
張集皺眉說道:“即便我北平分舵願歸順燕王,屆時總舵那邊定不會善罷甘休,必然針對。如此,縱得我北平分舵歸附,用處實則有限。除非能將整個白蓮教都拉攏過來,否則,這合作怕是難有大成效,反倒給我北平分舵招來諸多麻煩。”
姚廣孝勸道:“張舵主,話可彆講太絕。白蓮教在全國各處皆有分舵,雖說名義上由總舵統管,可這約束力終究有限。說白了,各處分舵也都是各自守著自家地盤,形同占山為王。這白蓮教啊,說到底就是個名頭,有這名頭,行事才便利些罷了。”
昔日白蓮教創立,原就是為造反扯個大旗當由頭。如今時過境遷,這白蓮教的名頭,倒好似成了那些亂黨得以存續的借口。
姚廣孝勸道:“張舵主,若此時北平分舵歸降燕王,轉眼便可洗淨過往,儘享榮華富貴。總好過這般整日躲躲藏藏,擔驚受怕,豈不是強過千倍萬倍?”
道理張集確實懂,可單憑姚廣孝一番言語,他著實難以輕信。
白蓮教小心翼翼隱忍多年,又怎會僅憑幾句說辭,便輕易拋頭露麵、以身犯險。
況且,北平這地界有錦衣衛盯著呢,張集又不傻,哪能不多加思量。
姚廣孝見狀,給出提議:“張舵主,白蓮教不妨仍按當下模式發展,隻是可將目標定為滲透遼東。如此一來,既不改變貴教行事方式,又能與燕王攜手,待事成之後,好處自不必說。”
張集哼聲道:“你莫不是糊塗了?早前遼東白蓮教分舵,被人連根拔起,無一幸免。怎地,你還想讓我北平分舵去白白送死不成?”
姚廣孝忙道:“張舵主稍安勿躁,你誤會我意了。並非要北平分舵眾人直接趕赴遼東,而是遼東年年有移民之策。屆時,我會提前為你弄到那移民名單。你等設法拉這些人入教,再將他們安插於遼東基層,平日裡隻需留意打聽消息即可。”
張集聽後,心中猶豫起來。他實不願招惹常孤雛,此人著實可怖。但若是拉些新人入夥,派他們去做臥底,這般看來,危險倒也不算太大。
他滿心疑惑,實在琢磨不透,燕王朱棣究竟為何非要滲透遼東不可。
昔日遼東,乃苦寒之地也。然今時不同往日,遼東已改天換日,堪稱大明首屈一指之富庶地。若燕王朱棣能將遼東掌控於手,他日逐鹿天下,亦非不可為也。
張集看向姚廣孝,問道:“你且說說,可有詳細計劃?”
姚廣孝麵露喜色,忙道:“張舵主,如此可是答應下來了?”
張集苦笑道:“此事哪還由得我做主?不答應,恐怕我這北平分舵,即刻便要被燕王連根拔起咯。”
姚廣孝聞言未語,張集所言倒也在理。無論如何,擺在張集麵前的,確實隻有歸順與覆滅這兩條路。
姚廣孝說道:“具體計劃眼下尚無,不過大致規劃已有。這段時日,你可先將分舵內那些行事不穩之人清理一番,免得走漏風聲。”
隨後,二人又就些事簡略商議一番,事畢,姚廣孝便告辭離去。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大明遼國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