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在遼東,沐晴正考察諸多工坊,心下琢磨著,看看有無適宜雲南那邊的物件。
自到遼東,沐晴於學習一事上頗為用心,行事認真至極。自然,她也常與常孤雛形影不離。
常孤雛哪能不知這小丫頭的心思。隻是他目下對男女之事興趣缺缺。可沐晴拿考察學習做借口尋他,他也隻好陪著。
至傍晚,沐晴回到遼國公府邸,便與徐妙錦一道,於庭院中坐著喝茶、吃點心。
徐妙錦忽問:“沐晴,你莫不是也喜歡常大哥?”
沐晴久居雲南,麥色肌膚瞧不出是否泛紅,忙道:“妙錦姐姐莫要亂說。我隻是崇敬他,並非男女間的那種喜歡。”
這話有真有假。
沐晴對常孤雛確有傾慕之情,然要說這就是男女間的那種喜歡,卻也不儘然。
自小,常孤雛在她心中便似親大哥一般。
隻是如今少女初長成,那絲絲懷春之意,攪得她自己也難辨這情誼究竟為何。
接下來些時日,常孤雛為沐晴在農學院與技術學院安排了課程。這兩處所學知識,於雲南定能派上大用場。
一日,沐晴尋到常孤雛,問道:“常大哥,能否在雲南也設一所技術學院,傳授各類技術?畢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呐。”
沐晴這話在理,常孤雛便問:“想法倒是好,可雲南那邊的財政,撐得住這事麼?”
辦學哪能光有地兒和人就行,錢財才是關鍵。尤其是這等技術學院,花費的銀子可不是個小數目。現今遼東經濟蒸蒸日上,方能支撐各類研究。
現今雲南那地兒,基建艱難,尚未成氣候,地方經濟發展也欠佳。百姓連基本溫飽都未解決,更彆提發展這等技術了。
雲南之地,雖曆經改土歸流,土司勢力遭打壓安撫,然欲將技術廣為傳開,難度著實不小。
此地宗主族勢力,猶如中原世家大族,根基深厚,盤根錯節。
他們長久以來把控地方諸多事務,深知技術傳播一旦興起,或將打破固有格局,危及自身利益。
是以,斷不會坐以待斃。
就拿過往諸事來看,凡有新舉措欲推行,宗主族常從中作梗。
他們或利用百姓對未知變革的恐懼,煽動民意;或在暗中使絆子,阻礙資源調配與人才引入。
加之雲南基建滯後,經濟發展未達理想,百姓尚為溫飽奔忙,對新技術的接受意願與能力受限。
如此種種,皆為技術在雲南傳播的重重阻礙,若無妥善應對之策,恐難順利施行。
雲南有沐英鎮守,大體能保一方和平穩定。然其經濟發展,所涉利益分配極為複雜。
經濟發展諸多事務,諸如資源開采、商貿往來、產業布局等,各方勢力皆欲分一杯羹。
這其中,不僅有當地土司、宗主族等勢力,亦不乏外來商賈豪強。
他們為求利益最大化,明爭暗鬥不斷。
軍隊雖能維持表麵安定,可經濟利益紛爭一起,單靠威懾難以解決根本問題。
一旦矛盾激化引發衝突,雲南恐陷動亂。
屆時,朝廷為平亂,國庫勢必要耗費大量錢財用於糧草軍備、安撫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