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商人在遼東待滿了規定的時日,才滿心不舍地離去。
話說這一眾西域商人,自遼東離去後,一路之上便聚在一處商議。
皆道此番遼東之行,實乃大開眼界。
那遼東的營商環境,堪稱絕佳,律法公正,官府待人亦有禮,往來行事順暢無阻。
再看遼東的產品,皆是物美價廉。
他們心裡頭琢磨著,若下次再來大明,定要在遼東投資。
若是自己投資設廠或是參與經營,產品成本勢必會更低。
如此一來,將這些成本低廉的好物,運去西域倒賣,那可定能賺得盆滿缽滿。
他們思及此,愈發興奮。
想到西域那供不應求的市場,若是能將遼東這些精美又實惠的貨物帶去,必然引得眾人爭搶。
如此前景,怎能不讓人心動。當下便你一言我一語,仔細籌劃著下次來遼東投資的種種事宜,滿心期待著那可觀的收益。
話說這些西域商人,自大明離去,滿心歡喜盤算著此次收獲。孰料行至半途,竟被韃靼瓦剌一夥攔了下來。
韃靼瓦剌人,個個凶神惡煞,手持兵器,將商隊團團圍住。
他們大聲嗬斥,威逼西域商人,言語間滿是威脅之意。
西域商人本就勢單力薄,麵對這般凶悍之徒,心中驚恐萬分。
在那一番威逼之下,西域商人無奈,隻得答應為韃靼瓦剌購買一些物資。
韃靼瓦剌所需物資,多是糧草、兵器之類。
西域商人雖心有不願,卻也不敢不從。
畢竟身家性命懸於人手,若不答應,恐遭殺身之禍。
無奈之下,隻得應下此事,隻盼能儘快擺脫這困境,保住自己的身家。
這西域商人正要離去時,冷不丁被韃靼與瓦剌劫了道,貨物被搶走好些。
最後,他們僅帶著少量產品,灰溜溜回了西域。
雖說此番買賣勉強能賺些,可與之前盤算的大賺特賺相比,簡直天差地彆。
他們滿心懊惱,心疼得緊。
本想著此次從遼東帶回的貨物,定能在西域賣個好價錢,狠狠賺上一筆。
哪料半道殺出這夥強人,劫走大半貨物,這損失可不小。
一路上,他們唉聲歎氣,心中那股子痛惜勁兒,怎麼也散不去,隻恨那韃靼、瓦剌壞了他們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