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目光投向牛達,問道:“牛愛卿,你意下如何?”
牛達趕忙出列,躬身啟奏道:“陛下,軍隊之於國家,恰似矛與盾。外敵若犯,矛能殺敵,盾可禦敵。手中有劍卻不用,與無劍可用,實乃天壤之彆。我大明軍隊強盛,以之威懾諸國,實是好事。隻要咱們不主動挑起戰事,於道義、仁名之上,皆無可指摘之處。”
朱元璋聽後,頓時哈哈大笑道:“哈哈哈,牛愛卿這話說得好,好啊!”
那腐儒見牛達這般言論,又急又氣,趕忙搶步上前,雙手一拱,便滔滔不絕起來:“陛下,儒家思想,向來以教化為重。《大學》有雲‘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咱應以仁德教化四方,使番邦感慕而歸。”
他神情激動,連連擺手,接著說道:“若展示軍隊,大張旗鼓,番邦必然心生恐懼。這恐懼一起,便易生猜忌,猜忌之下,邦交何安?‘仁者無敵’,靠的是道德感化,非武力威懾。一味炫耀武力,與聖人教誨相悖,恐失番邦之心,還望陛下三思啊!”
牛達聽了這腐儒之言,麵色一沉,當即反駁道:“你這說法大謬!雖言‘仁者無敵’,然此乃攻心之策,若無強大軍隊為根基,一切皆為空談。《左傳》雲:‘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可見軍事力量於國之重要。”
他神色嚴肅,目光炯炯,繼續說道:“教化他人,首要自身強大。自身不硬,言語便無分量。昔日管仲佐齊,內修文德,外治武備,齊國方霸諸侯,威服四夷。若無武備,僅憑教化,如何能令他國信服?所以,強大軍隊是教化之基,缺此根本,教化便如無根之木,難以長久。”
牛達言辭鑿鑿,以先賢經典為據,有力地回擊了腐儒的觀點。
腐儒一聽牛達所言,眉頭緊皺,旋即振振有詞道:“牛大人此言差矣!強軍之舉,需耗費大量錢財,這軍隊開支劇增,國庫稅收必然加重。稅收若重,民生怎能安穩?《孟子》雲:‘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當務之急,是讓百姓安居樂業,而非大張旗鼓展示軍隊。”
他痛心疾首,雙手攤開,接著說道:“若因展示軍隊,引得諸國猜忌,萬一兵戎相見,百姓又將深陷戰火。如此一來,民生多艱,國庫即便充盈又有何用?倒不如將這些錢財用於改善民生,以仁德治國,方能長治久安,番邦也會因我之仁政而歸附。”
腐儒這般說辭,將軍隊開支與國庫稅收、民生緊密相連,暗暗指責展示軍隊之舉得不償失。
牛達聞此,雙目圓睜,對著腐儒大聲反問:“你且說說,這天下太平是從何而來?難道是靠幾句感化之語便能得來?實是我大軍浴血奮戰打下來的!”
他神情激昂,語氣鏗鏘,又道:“若無將士們在前線拋頭顱、灑熱血,憑你那幾句仁德教化,能保百姓安寧?能守這大好河山?自古以來,哪有不依靠武力,僅憑感化就能換來太平盛世的道理!”
牛達滿臉怒色,覺得這腐儒實在迂腐,隻知空談感化,卻不知太平背後是軍隊的鐵血守護。
武將們聽了牛達這番話,紛紛大聲叫好,不住點頭稱是。
他們本就不擅言辭,平日裡除了罵人,當真在辯論上吃緊。
如今見牛達說得這般在理,心中暢快不已。
眾人心裡都覺得,還是遼東出身的官員有本事,能說會道,麵對這些酸臭腐儒,絲毫不落下風。
他們心裡暗自佩服牛達,在這朝堂之上,替武將們出了一口惡氣,將那腐儒的歪理駁得啞口無言。
朱元璋朗聲道:“牛達說的在理,這大閱必須得舉行!”
隨後朱元璋便令五軍都督府,著從京營及各地衛所擇選兵員,以參與大閱。不光如此,遼東軍與其他邊軍,亦要各選千人規模,一同參與此次大閱。
朝罷,五軍都督府與兵部當即發出聯合軍令,快馬加鞭派送各地。
軍令傳至遼東,常孤雛從中挑出五百遼東衛、五百重裝刀盾兵、五百火槍騎兵以及五百特戰兵,共兩千人,旋即展開大閱列隊步伐訓練。
這兩千人完成基礎訓練後,便在各自教官帶領下,搭乘遼東艦隊戰船,向著應天進發。
大明各處被選中參與大閱的士卒,也都紛紛朝著應天奔赴而去。
徐達、常遇春亦接得臨時將令,著意整訓大閱兵馬。
京師郊外,建起許多臨時校場,整日裡“喝喝哈哈”之聲不斷。
遼東艦隊駛抵蘇州港,蘇州百姓見狀,皆被震撼。但見那艦隊威風凜凜,巨大戰船仿若小山一般。
待那兩千遼東軍陸續下船,眨眼間便快速列隊集合,一舉一動嚴謹有序、一絲不苟,直把蘇州百姓瞧得目瞪口呆。
蘇州知府趕忙過來,說道已備好地方,好讓遼東軍休整用飯。
帶隊將軍說道:“多謝知府大人,隻是我等不在蘇州久留,還需趕往應天。”
那帶隊將軍一聲大喝:“全體都有,稍息、立正、向左轉、齊步走!”
遼東軍聽聞號令,動作整齊劃一,端的震撼人心。那軍紀嚴整,便是說他們如一人所為,怕也無人起疑。
遼東軍開拔踏步前行,眾人腳步起落時機分毫不差,聲響整齊劃一。蘇州城百姓瞧得如癡如醉,心下驚歎:“原來遼東軍如此厲害!”
怪不得遼國公能在遼東站穩腳跟,將異族打得節節敗退。有這般厲害的軍隊,可不就是無往不利嘛!
遼東軍離開蘇州府後,蘇州衛指揮使來尋蘇州知府,問道:“遼東軍不是到了麼?怎的沒見著?”
知府道:“吳指揮使,他們一下船便集合走了,徑直往應天去了。”
吳良道:“恁地急?”
蘇州知府搖頭笑道:“這我哪能曉得?隻是這遼東軍,我也不敢多嘴嘍。”
雖說遼東軍名義上歸屬五軍都督府,實則,唯有朱元璋方可調遣遼東軍。
遼東軍這些年戰績,眾人皆有目共睹。況且這遼東軍乃是遼國公麾下,誰敢胡亂置喙。
喜歡大明遼國公請大家收藏:()大明遼國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