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愷的後手!”柳德柱聽聞,立刻用磁銀刀刮開銘文旁的冰層,顯出一列小楷:“此城樞機,後世若啟,當以地火為引”。
陳太初當機立斷,急令匠戶架起硫磺火藥。
隨著一陣爆鳴聲,冰城地底轟然湧出溫泉,熱流沿著青銅軌奔騰而下,沉寂千年的齒輪組竟隆隆運轉起來!蒸汽裹著冰霧騰空而起,在極光中凝成一幅巨幅《坤輿萬國全圖》。
圖中琉球至白令海的航線被朱砂勾紅,旁邊側批一行唐隸:“地儘於此,海天始開”,這似乎在預示著他們即將開啟一段新的征程。
申時,冰城最深的秘庫終於現世。
宇文愷親製的“北極星晷”高懸於冰窟之中,晷盤上的二十八宿以夜明珠嵌就,勺柄直指西南方向。
陳太初按照《授時曆》仔細調校星位,晷盤忽然裂作兩半,露出內藏的鎏金銅匣。
匣中的《貞觀海國誌》詳細記述了唐人船隊三次探索極北的壯舉,末頁粘著一片發脆的樺樹皮,上麵用契丹文記載:“遼統和九年,宋將曹彬遣密使盜星晷,未果”。
“曹彬?”王倫握著匕首的手不自覺地一緊,驚訝道,“開國名將竟也牽扯其中!”
陳太初冷笑一聲,翻出銅匣夾層的半枚虎符,符麵“樞密院”篆文竟與大名府軍器坊的兵符同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柳德柱恍然大悟:“難怪《武經總要》所載‘冰戰車’圖紙殘缺,原是唐代機括流入契丹,又被童貫暗中截獲!”這一係列的線索,逐漸揭開了童貫陰謀背後隱藏的複雜曆史。
酉時,變故突生,冰城開始劇烈震顫。
唐人遺留的地熱樞紐因過載而失控,溫泉瞬間化作沸水倒灌。
陳太初當機立斷,急令各船迅速撤返。
李鐵牛負責斷後,卻不慎踩塌冰磚,露出一條斜插地心的青銅管。管口塞著政和年間的火銃彈丸,彈殼上刻有“雄州軍械監”的烙印。
王鐵柱撬開彈殼,內藏絹布血書:“童貫遣某等毀城,免滄瀾得唐技……然唐人鬼斧,非人力可破”。
“童貫鼠輩,毀我華夏傳承!”陳太初憤怒地將彈殼擲入沸泉之中。
當眾人返艦時,冰城穹頂轟然塌落,極光映照下的最後一幕觸目驚心——宇文愷的青銅巨輪被沸水衝垮,輪輻間滾出一個磁銀所鑄的微型滄瀾舸,船身刻字:“貞觀匠魂,佑吾華舟”,這仿佛是唐人跨越千年的囑托與期望。
是夜,艦隊泊於冰原之上,四周一片寂靜。
陳太初在「滄瀾號」召開軍機會,他將唐代星晷碎片分贈各船,堅定地說道:“唐人遺技,足證我華夏航海之誌古今一脈。
今得此助,滄瀾當破冰南下”眾將紛紛歃血為誓,決心追隨陳太初,開啟新的征程。
然而,就在此時,西南海平線忽現帆影。
三艘高桅帆船的輪廓刺破極夜,船首像鵜鶘喙般的奇異造型,在北宋水師眼中恍如鬼船。
“非唐非宋……此乃何方之舟?”柳德柱舉起磁銀鏡,掃過帆影,倏然定格在船帆徽記上——雙頭鷹徽環繞十字,正是《坤輿萬國全圖》邊緣標注的“拂菻國”旗號
喜歡宋朝的脊梁請大家收藏:()宋朝的脊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