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被下的顫抖,在那沉穩的拍撫和“爹爹”二字出口的瞬間,奇異地、極其緩慢地平息下來。
過了許久,被角被一隻瘦骨嶙峋的小手怯生生地掀開一道縫隙。
陳紫玉那雙湛藍如洗、此刻卻盈滿淚水的眼睛,透過縫隙,小心翼翼地望向陳太初。
那目光裡,有驚懼,有茫然,還有一絲連她自己都未曾察覺的、如同溺水者抓住浮木般的微弱依賴。
陳太初的心,如同被那目光狠狠攥住。
他緩緩伸出手,用指腹極其輕柔地拂去她眼角滾落的淚珠。
“不怕,”他重複著,聲音更沉,“爹爹在。”
後園“擷芳亭”內,卻是另一番光景。
趙明玉與兩位新納的妾室——出身江南織造世家的柳氏、原為燕雲豪族庶女的韓氏——正圍坐在石桌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石桌上擺著幾碟精致的江南細點並時鮮瓜果。
趙明玉小腹微隆,氣色紅潤,正含笑拈起一枚水晶蝦餃。
柳氏同樣腹部已顯懷態,正由侍女輕輕打著扇。
唯有韓氏,一身水紅撒花綾羅衫子,腰肢纖細,正殷勤地為趙明玉斟著溫熱的紅棗桂圓茶。
“姐姐如今是雙身子的人,可要仔細些,”韓氏聲音嬌柔,眼波流轉間瞥了一眼柳氏的肚子,“不像妹妹我,身子輕便,還能伺候官人…”
她話未說完,便被趙明玉含笑打斷:“官人剛回京,樞密院堆積如山的軍報等著他批閱,哪有心思在後院?你且安心,待柳妹妹這胎安穩了,自有你的福氣。”
她語氣溫和,卻帶著主母不容置疑的分寸。
柳氏撫著肚子,溫婉一笑:“全憑姐姐做主。”
她目光掃過亭外花叢,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落寞。
自進門那兩夜後,官人便極少踏足她的“聽雨軒”。
反倒是夫人…她想起陳太初出征前那段時日,夫人幾乎夜夜留宿正房…如今夫人有孕,官人又被那西院的“紫玉姑娘”分了心神…她這腹中骨肉,也不知是福是倚仗。
趙明玉將二人神色儘收眼底,心中冷笑。
這後院的天平,豈容輕易傾斜?
她當初為陳太初納妾,一是因自己多年無所出,二也是為堵住悠悠眾口,更重要的,是將這後院的水攪渾些,免得那些盯著樞相府的眼睛隻盯在她一人身上!
至於官人寵誰?
她趙明玉隻要穩坐正室,手握中饋,再誕下嫡子,管他東院西院!
那紫玉…不過是個可憐孩子,掀不起風浪!
倒是眼前這韓氏,心思活絡了些…
“夫人,”貼身侍女匆匆而來,低聲道,“官人去了西院…紫玉姑娘摔了碗,受了驚…官人正陪著…”
趙明玉拈著蝦餃的手指微微一滯,隨即若無其事地放入口中,細細咀嚼。
亭內一時寂靜,隻聞風吹花葉的沙沙聲。
柳氏垂眸,韓氏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亮光。
“知道了,”趙明玉咽下食物,拿起絲帕優雅地沾了沾唇角,目光掃過柳氏微隆的小腹和韓氏豔麗的容顏,聲音平靜無波:“官人慈父心腸,憐惜那孩子孤苦,多去看看也是應當。柳妹妹身子重,早些回去歇著。韓妹妹…”
她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淺笑,“官人今夜若在書房批閱軍報到深夜,你便送碗參湯過去,仔細伺候著。”
韓氏眼中喜色一閃,連忙起身盈盈一拜:“是,妹妹省得。”
趙明玉望著韓氏嫋娜離去的背影,又看了看柳氏在侍女攙扶下緩步而去的側影,抬手輕輕撫上自己微隆的小腹。
秋陽透過稀疏的花葉,在她保養得宜的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這汴梁城的天,陳府後院的局,她腹中悄然孕育的新芽,還有西院那個如同驚弓之鳥般的異域孤女…一切才剛剛開始。
她端起那杯溫熱的桂圓茶,氤氳的熱氣模糊了她眼底深藏的、如同汴河暗流般洶湧的盤算。
喜歡宋朝的脊梁請大家收藏:()宋朝的脊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