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武帝憂慮地說:“今年收成不佳,各地缺糧嚴重。
若節儉使用,勉強還能支撐到十月,之後就難以為繼了。
希望能買到糧食是最好的辦法。"
賈環沉思片刻後說道:“不知朝廷準備拿出多少銀子購糧?要知道,這不是一筆小數目。
目前我大乾每石米售價四兩八錢,即便去安南購買,扣除運費和損耗,價格也不會低於四兩銀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購買一百萬擔糧食就需要四百萬兩銀子!”
弘武帝聽後陷入沉默,雖然這些年內庫因賈環的努力充實了不少,但采購兩百萬石糧食仍需近千萬兩銀子。
如今戶部實在拿不出這麼多資金,隻能從內庫調撥。
張廷玉等人同樣眉頭緊鎖,這筆巨款從何處籌措?指望從皇帝私人金庫裡填補顯然是不可能的。
張廷玉歎息道:“陽平王,國庫空虛,目前隻能先購買一百萬石糧食。"
弘武帝聽罷歎了口氣:“也隻能這樣了,先從內庫撥付四百萬兩銀子前往安南購糧。"
賈環思索片刻,想起山東所獲收益孔家部分),便對弘武帝說道:“陛下厚愛,臣無以回報,願捐出家財四百多萬兩,用以救濟災民,略儘綿薄之力。"
張廷玉等人聞言皆震驚不已,儘管知道賈環富有,但四百萬兩白銀絕非小數,實屬罕見之舉。
張廷玉率先向賈環深深一鞠躬:“陽平王仁德高尚,傾家財救助蒼生,令人欽佩!”
陳廷敬等人也紛紛行禮:“陽平王仁義無雙,我等深感敬仰。"賈環忙避開道:“各位大人不必如此,此乃為人臣應有的擔當,況且陛下對我恩重如山,我隻是儘力而為罷了,不敢承大家這般讚譽。"
弘武帝麵露紅光,激動地說道:“真是忠臣典範啊!哈哈!若滿朝官員都能像你一樣,我大乾何愁不能繁榮昌盛!”
至此,他對賈環的一些顧慮徹底消除。
賈環回到寧國府,將此事告知黛玉。
黛玉掌管著寧國府的日常開支,清楚家中財力狀況,對此並未在意,畢竟這些銀子是用來賑濟百姓的。
寶釵聽後卻十分驚訝,寧國府竟捐出如此巨款,府中如何維持?於是回到房中取出一隻錦匣遞給賈環:“父親,這是我哥哥送來的嫁妝,現在您可以先拿去應急。"
賈環愣了一下,隨即笑著說道:“寶姐姐,這是你的嫁妝,我怎敢用?還是留著給珺姐兒或者咱們以後的孩子吧。"
寶釵說:“可是咱們家捐了四百萬兩銀子,家裡已經不太寬裕了。
你就先拿著用吧,等你緩過勁來再還我就行。
要是還不上,將來珺姐兒可不會饒你!”
林黛玉聽後笑了:“寶丫頭,是我沒跟你細說我們家的情況。
四百萬兩對我們來說真不算什麼,再多捐點也傷不了根本,你就放心吧!”
寶釵聽了,驚訝地咂嘴,她沒想到寧國府這麼富有,連皇帝的內庫估計也沒這麼多。
薛家幾代人的積蓄才兩百萬兩,賈環崛起沒多久,竟然有這麼大的家產!
隨後,黛玉讓晴雯帶著對牌去大庫取銀,一車車銀子送往戶部。
消息傳出後,陽平郡王賈環在家族衰敗時捐出四百萬兩銀子賑災,頓時名聲大噪,有人歌功頌德,也有人暗中指責他嘩眾取寵。
榮慶堂裡,賈母笑著問賈環:“環哥兒,你這次捐了這麼多銀子給朝廷,家裡開銷有沒有受到影響?這是我預備的老本,你先拿去用吧。"說著,從鴛鴦手裡接過錦匣遞給賈環。
王夫人在一旁看著心疼,心裡罵道:這些災民跟你有什麼關係,用得著你來救濟?又心疼賈母的私房錢,這些都是留給寶玉的,如今卻被賈環占了便宜。
賈環接過錦匣一看,嚇了一跳,原本以為隻有十幾萬兩,沒想到竟有百萬兩。
他連忙把錦匣放回賈母手中:“老祖宗,這怎麼行?這是你的養老錢,我怎麼能用?”
但心裡對賈母的支持感到非常感激。
賈母笑著說:“我年紀大了,要那麼多銀子也沒用,遲早都是分給你們的。
你現在做的是為賈家積德的好事,這些都給你。
至於寶玉,我已經給他留了一份,足夠他一輩子用了。"說完,又要把錦匣遞給賈環。
賈環搖手說道:“老祖宗,您就留著這筆銀子吧。
孫兒從不缺錢,家中開銷充足。
待封地的稅銀運回,更是綽綽有餘。"王夫人聽後,雖為賈母未將私房給予賈環而稍感失落,但也因賈環有封地收入而略有羨慕。
賈母笑嗬嗬地道:“好,既然環兒不缺錢,那我就替你存著。
說起來,我還真想念珺姐兒那孩子。"此時,弘武帝在禦書房接到消息,得知賈環的銀子已至戶部,立即召見張廷玉等大臣商議買糧人選。
弘武帝詢問眾人:“派誰去安南買糧合適?”
喜歡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請大家收藏:()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