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確定他是秩兒府上的?”
“回陛下,他是吳王府一名管家,雖地位不高,身份卻容易核實。”
龐瑜深知此事關聯重大,因此絲毫不敢大意。
雍和帝按住胸口,感覺呼吸困難。
“逆子!快叫人!”
太上皇連忙製止,低聲說:
“彆急!這管家未必就是彆人的眼線!先把事情弄清楚再說。”
楚稷到達養心殿時,刑部尚書龐瑜已先行離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然而,作為皇子,楚稷此行必要,他嚴肅行禮後說道:“皇爺爺,父皇。”
雍和帝歎息:“你為何也入宮?可是有要事相告?”
楚稷搖頭回應:“兒臣早前在兵鑄局與太叔公約定,若有結果便入宮。
當時兒臣正探望傷者,尤其是大皇兄的門客傷勢嚴重,故而耽擱了些時日。”
雍和帝心中稍安,他原以為楚稷是來添麻煩的。
太上皇則好奇追問:“你大皇兄的門客,你怎會在那裡久留?”
楚稷微笑答道:“不敢隱瞞皇爺爺和父皇,兒臣今日見此人後頗為欣賞,如今見大皇兄似乎不在意,便想著能否招至麾下。”
太上皇失笑:“不必如此費心,殘廢之人不值得這般重視。
待秋闈過後,你會發現世間才俊無數,甚至多到需細細挑選的地步!”
雍和帝亦搖頭勸道:“莫再與你大皇兄爭執,朕知你想借此贏得民心與名聲。
但此人畢竟是你大皇兄的門客,朕也會給予獎勵,若他不願加入,切勿強求。”
太上皇與雍和帝對事件大致經過已有了解,兵鑄局方麵傷亡輕微,尤其是外圍人員毫發無損,唯有靠近火炮的人全數遇難。
此事件目擊者眾多,不存在串通嫌疑。
雍和帝對陸航表現頗為滿意,並賜予金銀獎勵。
但他並不在意陸航未來的去向,隻希望他平安生活即可。
皇子之間爭奪人才本是常事,可即便一個人再有才華,若身體有缺陷也無法擔任官職。
殊不知,在太上皇和雍和帝眼中被視為殘廢的人,日後會給兩人帶來怎樣的意外之喜。
雍和帝稍作警告後,讓他靠近身旁詢問道:“關於兵鑄局的事,你怎麼看?是否有人從中作梗?”
楚稷毫不在意地說:“自然有人搗鬼,龐大人不是已帶人回來了嗎?為何還不審問?”
雍和帝追問:“你覺得會是誰?”
楚稷沉思片刻後嚴肅回應:“無論誰乾的都可以,唯獨不能是皇子!”
雍和帝長歎一聲,苦笑著說:“你這孩子倒是明白大局,可惜……”
他本想接著說,可惜楚稷並不知情!這件案子即便不是出自楚稷之手,也必定與他有所牽連。
龐瑜正加緊審問那位管家,結果很快就會揭曉。
雍和帝內心既期待又是擔憂,若是楚稷所為,那說明他的兒子已經走火入魔;同時這也意味著他和宣皇後執政不當。
但若非楚稷所為,那十年前神京城發生的血案主謀如今已滲入王府!朝堂內外的護衛,甚至他身邊的侍衛呢?想到這些,他不禁毛骨悚然,更加迫切地想揪出幕後。
太上皇在一旁開口:“稷兒,最近冶造局要接手兵鑄局的工作,過幾天會有大量工匠隨冶造局遷往鐵網山。”
“原本由兵鑄局負責的任務,冶造局必須按時完成,以免耽誤兵部和工部的事宜。”
楚稷無奈地說:“皇爺爺,不是孫兒推脫責任,隻是兵鑄局根本沒造成什麼損失……難道皇爺爺和父皇要撤掉兵鑄局嗎?”
他確實吃了一驚,當初雍和帝為了讓冶造局順利成立,才提出把兵鑄局交由老大和老二管理。
起初他確實有吞並兵鑄局的想法,可後來發現沒了兵部和工部掣肘,這差事簡直是美差啊!
兵鑄局並入冶造局後,意味著兵部所有軍備更新換代的工作都要由冶造局負責,這可能會影響項目進度。
然而……
楚稷恭敬回應:“既然如此,我自當承擔責任。
兵鑄局並入冶造局後,兵部和工部將無法再像以往那樣乾預。”
太上皇笑著對雍和帝說:“你看,我就知道稷兒懂得擔當。”
雍和帝也微笑道:“你放心,兵鑄局撤銷後,兵部和工部自然不會乾涉。
但必須完成他們的任務,這是國家的根本!”
楚稷點頭答應,儘管現在隻是爭奪儲位的皇子,但他目光長遠,從不局限於眼前利益。
他相信自己將是大乾的主人,責任自然要主動承擔。
楚稷並非空跑一趟,而是有重要事務。
他先低聲詢問:“太叔公在裡邊嗎?”
雍和帝搖頭歎道:“神神秘秘的成何體統?叔公已回府了。
若非你提醒,我都忘了他找你是為何。
是不是宗室的人找過叔公?”
楚稷笑著回答:“父皇英明!太叔公是被這些人‘逼’來的。
但我順水推舟,說朝臣不會同意。
但如果宗室願意各地掛名,回來後父皇也能分些股份。”
喜歡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請大家收藏:()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