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稷兒所言,如今朝廷供養他們並不困難,但百年後呢?兩百年後呢?!朕不願大乾基業過早崩塌,叔公難道希望如此嗎?”
和順親王張了張嘴,最終歎息一聲道:“老夫明白了……”
楚稷在一旁輕歎:“太叔公,大乾如今像一艘快船,唯有不斷前行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而那些拖累大乾的人終將被淘汰。”
“更何況,大乾越強盛,宗親們豈非也更有榮耀?就像太叔公所說,我們本是一家,同姓一脈。”
“此刻不應齊心協力,共同推動大乾更加繁榮昌盛嗎?更何況太叔公應該清楚皇家銀行的股份有多誘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和順親王自然清楚這一點,這也是他之前為何主動到林府尋楚稷的原因。
但問題在於,這份股份僅限三代承襲啊!
朝廷的供養依據是各府的牌匾級彆,而非爵位高低。
換句話說,即便家中最高爵位是輔國公,但若牌匾屬於親王府,那就按親王府的標準發放。
而且隻要府中未斷子嗣,這待遇便會延續下去。
如今看來,雖然皇家銀行的股份看似豐厚,可三代以後呢?有出色後代還好,若無呢?
常言道‘富不過三代’,到了第三代,恐怕大部分宗親家都要淪為普通人家了……
另外,宗人府的權力被進一步削弱,這讓身為老人的他也難以適應。
“罷了,老夫也懂這些道理,既然太上皇和陛下已定下決議,老夫無話可說。
隻懇請陛下顧及宗親,給予更多便利!”
楚稷嘴角微抽,心想果然還是算計我。
不等雍和帝開口,便無奈回應道:
“冶造局的收益會分出一部分給宗親……”
和順親王帶著幾分落寞離去,楚稷望著他的背影,不禁歎息一聲。
這位老人無疑是個非凡的人物,但他心中的視野似乎仍停留在數十年前。
他對海外的變遷一無所知,更無法理解當今大乾戰略部署的重大意義。
回想起前世閉關鎖國的日子,真可謂一步錯,步步錯。
楚稷既已來到這個時代,即使並非皇子,也絕不會坐視華夏大地再次陷入那樣的困境!
太上皇笑嗬嗬地問:“心軟了嗎?”
楚稷搖頭道:“隻是感慨,但這本就是正確的事,談不上什麼心軟與否。”
雍和帝哈哈笑道:“叔公故意這麼說,等會兒出去沒人時必定要責備你了!”
楚稷愣住片刻,無奈地說道:“不至於吧?剛剛講得這麼清楚。”
雍和帝輕蔑一笑:“許多事情連朕和你祖父都需要改變固有觀念,更何況他們?他們早已看不清形勢。
即便沒有海外之事,宗室問題也該妥善解決。”
“罷了,不提這些了。
學院那邊你無需操心,工部自會處理。
不過你提到的訓練器械需儘快安排妥當,畢竟這學院由你提議設立,你當然明白其重要性。”
楚稷點頭應允,這學院必須掌控在皇帝手中。
特彆是負責‘心理輔導’的部分,更需全由皇帝信任之人擔任。
畢竟這裡是封建時代,父子因皇位反目之事屢見不鮮。
太上皇笑眯眯地道:“此事從頭到尾皆是你策劃,如今初見成效,想要何等賞賜隻管開口,朕與你父皇定然應允。”
楚稷跪地恭敬道:“皇爺爺、父皇,前些日子我請來老神仙在清虛觀做法,為皇爺爺皇祖母、父皇母後以及太皇太妃祈福。
由此想請聖旨,將太皇太妃、皇祖母及母後接到宮外遊玩。”
雍和帝皺眉道:“此時出宮?”
太上皇亦微蹙眉頭,隨即展顏笑道:“這就是你的賞賜?”
楚稷堅定回應道:"是的!我本想請皇爺爺和父皇一同前往,但近來事務繁雜,我也明白兩位確實分身乏術……"話未說完,太上皇便打斷了他:"誰說沒空?朕閒得很,隻是你父皇沒那份閒情逸致罷了。"雍和帝苦笑了一下:"父皇,如今尚有心懷叵測之人潛伏暗處,即便出宮已是冒險,若再出城豈非更加凶險……"太上皇語氣平和地接道:"若是能借此機會引蛇出洞,朕倒樂見其成!"雍和帝霍然起身,嚴肅道:"萬萬不可!父皇絕不能涉險!此等行徑太過危險!"楚稷困惑抬頭:"皇爺爺與父皇憂慮的可是那些惑眾之人?"太上皇與雍和帝皆沉默不語,他們深知背後的可怕。
十年前便能讓皇族自相殘殺,如今難保不會影響到二皇子。
最好瞞著楚稷此事,以免露出破綻。
楚稷察覺到兩人的態度,便知此事非他所能了解。
並且似有顧忌有人趁亂行刺,如此看來,自己是否該重新考慮帶姑娘們同行之事?但自己長年往返於城外的冶造局與城內,從未遇到過意外。
喜歡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請大家收藏:()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