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太上皇開口:"朕準了。
到時候會請太皇太妃,帶上你祖母和母後一起到清虛觀遊玩。
你先安排妥當吧!"雍和帝在一旁勸阻無果,隻得叮囑道:"稷兒,你稍後帶上朕的旨意前往五軍營,讓牛繼宗帶人先去清虛觀周邊巡視一番,隨後駐紮守護皇祖父安全!"楚稷點頭答應,又試探性地問道:"三千營要不要也帶上?他們對遂發槍和槍已有所掌握。"太上皇揮手:"不必,五軍營的人手都忙不過來,讓牛繼宗帶一萬人即可。"雍和帝卻搖頭:"還是帶上吧!否則無論如何我都不會同意父皇出宮!"
太上皇歎了口氣,對雍和帝的孝順感到無奈又欣慰。
當年選擇雍和帝而非忠順親王,正是看中了他的孝順。
儘管這些年雍和帝掌控邊關軍隊以防萬一,但也逐漸開始放權了。
父子之間的關係也因此更加親密,這讓太上皇倍感滿足。
楚稷陪著笑臉說道:“皇爺爺,父皇,我想帶林家、賈家、史家、薛家的幾位妹妹一起去清虛觀,她們還沒看過打醮,可以開開眼界。”
太上皇和雍和帝都是一愣,隨即哈哈大笑。
雍和帝笑著對他說:“朕給你兩個選擇,一是準你帶她們去清虛觀,二是把皇家銀行和宗親股份的事交給你負責,你自己選吧!”
楚稷眼睛一亮,第二項選擇簡直是在宗親中收買人心的好機會。
雍和帝已經承擔了取消朝廷供奉的責任,接下來分配皇家銀行的股份就是幫助宗親渡過難關。
雖然要等到他們畢業後才能真正拿到股份,但今年已經開始計息了。
之後按照成績調整股份,並發放五年的分紅。
楚稷迅速權衡利弊後,搖頭說道:“父皇,這事還是交給二皇兄吧,這樣他也多一條出路。”
雍和帝突然笑了,笑容中滿是欣慰。
“這是你自己選的,彆後悔。”
楚稷心想,這真的是我選的嗎?明明是您逼我的!
當皇子真不容易啊!
不過這些事情顯而易見,沒有哪個皇帝願意看到子女之間互相爭鬥。
作為太子,他也必須注意自己的行為方式。
拿著調動牛繼宗的聖旨告退,剛離開養心殿不遠,夏守忠就追了出來。
楚稷接到聖旨時微微一怔,隨即展顏而笑:“多謝父皇信任!”
榮國府中,賈母端坐榻上,對薛姨媽和史家兩位夫人說道:“王爺邀我們這幾戶人家前往清虛觀遊玩,不僅王爺會到場,太上皇、皇太後、太皇太妃以及皇後也會出席。”
“此行非同尋常,不僅是遊玩,更是榮耀。
外界看來,我們這幾戶人家頗受恩寵。”
薛姨媽點頭附和:“確實如此,太上皇多年未曾出宮,如今隨王爺出行,必當感激王爺。”
李夫人與張夫人亦笑著附和。
史鼐和史鼎能進入皇家銀行,全因楚稷之力,而皇家銀行的重要性無需贅言,如今二人備受矚目,兩人的地位也隨之提升。
李夫人見姑娘們害羞低頭,調侃道:“王爺一番美意,我們可不能失禮。
明日叫她們好好準備,為王爺增光添彩。”
姑娘們羞紅了臉,就連黛玉與寶釵也不例外。
王熙鳳在一旁笑語盈盈:“以往都是請道士到家中做法,今日終於要去清虛觀看看了。
聽聞那是遷都時太上皇命工部修建的,建成後被譽為天下第一道觀!”
賈母回憶往事,感慨道:“不錯,那年先榮國尚在時,那位道士便是先榮國的替身,深受太上皇器重。
遷都後太上皇欲在城內建觀,但道士執意拒絕,最終建在城外。”
“算來已有十多年未曾出城,不知清虛觀如何。
他一年中多數時間都在宮中陪太上皇,或被邀請至各府祈福。”
薛姨媽好奇地問起相關事宜。
“說起道觀,我知道的不多。
不過江南的玄墓有一座蟠香寺,寺裡的主持師太極非常有名,不少官宦人家都將她視為座上賓,據說精通先天神數。”
賈母驚訝地‘哦’了一聲:“還有這樣的高人?這些年我沒聽說過有哪位師太如此出眾。
要是真有本事,咱們不妨請她來府上。”
王夫人對此也來了興趣。
她一向信佛,年過三十後更是如此,信教隻是尋求內心的慰藉。
“老太太說得對,若有這樣的人才,確實該請來京城。
府裡後院就有寺廟,可以供奉這位師太和她帶來的。”
薛姨媽沒想到閒聊間竟引發了這樣的想法。
這時,湘雲好奇地問寶釵:“寶姐姐,那位師太真的很厲害嗎?先天神數真的像書中描述的那樣神奇嗎?”
寶釵笑著回答:“那要看你讀的是什麼樣的書,如果是那些飛天遁地的,恐怕會讓你失望。”
湘雲眼睛發亮:“寶姐姐也喜歡看這些書嗎?你小時候看的都是些什麼?”
寶釵失笑:“我們家也算是讀書人家,自然有些藏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小時候家裡人多,無聊時就會翻閱一些書……”
說到這裡,寶釵臉微微泛紅,想起楚稷曾提議一起看《西廂記》的事。
黛玉在一旁掩嘴偷笑:“寶丫頭怎麼了?是不是想起了什麼?放心,告訴我們沒關係,我們不會說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