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稷點點頭說:"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是那些洋人想在大乾傳教,卻又不想付出代價。
所以我打算自己培養一個特殊的信徒,然後和他們抗衡!"
鐘離愣了一下,皺眉道:"但這不還是讓大乾的百姓信教了嗎?就算教義有所改動,信徒卻是一樣的。
如今佛道盛行,再增加一個教派……王爺難道是想打破佛道的壟斷?不對,王爺的目標是佛教吧?"
鐘離雖對此興趣不大,但他曾親眼目睹過伊恩與如塵的辯論。
他知道伊恩所說的上帝與佛祖有相似之處,一個講來生,一個講死後。
兩者都強調誠心懺悔就能得到寬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對此不屑一顧,覺得所謂的誠心懺悔不過是銀子越多就越虔誠罷了。
楚稷滿意地點頭:“很好!本王正打算好好整頓佛教。
近幾年佛教發展得太快,一座座寺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信徒們供養銀錢、田產、店鋪,而寺廟卻無需繳稅。”
“除了真正修行的僧人,多數和尚都胖得走形,每座寺廟都富可敵國!就連佛像都要用銅鑄造鍍金,哼,念句阿彌陀佛就了事?”
鐘離附和地點點頭:“王爺英明。
佛教雖能引導人心向善,但吸納了太多青壯年,不是剃度出家就是充作護院。
寺廟如此眾多,我大乾損失了多少人力?”
“而且他們每年還接收百姓供奉的田產,替豪門掩飾田賦。
確實該好好整治一番。
不過用外國教會的方式,進展恐怕太慢了……”
楚稷疑惑地問:“鐘離你有何妙計?”
鐘離看了眼陸航,陸航笑著點頭,鐘離才開口:“找一個必須取締的寺廟作為開端,讓朝廷震怒,也讓百姓群情激憤。
這樣就有了充分的理由徹查所有寺廟。
賬目和不正當行為揭露得越多,整頓起來就越順利。”
陸航笑著攤手:“王爺您瞧,我就說鐘離能想出這個法子。”
楚稷也笑嗬嗬地點頭。
鐘離好奇地問:“王爺既然已有此意,為何還要扶持外國人?海外教會似乎不太可靠?”
楚稷歎息道:“豈止是不可靠!”
前世他對遠征軍和狂熱信徒有所了解,這絕非小事,而是相當棘手的問題。
而推行布魯斯不僅是出於對抗目的,更是為了日後海外征服後的統治。
用信仰來統治,比單純依靠武力要簡單得多。
鐘離見楚稷沒有繼續說下去,也就不再追問。
這時陸航開口說道:
道錄司。
大乾原先設有道錄司與僧錄司,均隸屬禮部管轄。
它們主要處理全國範圍內的佛教與道教事務,各地府州縣也有相應的分支機構,如道紀司、道正司、道會司等。
表麵上看似不起眼,實則權力不小,佛道兩教的各類記錄均由這兩司管理。
太上皇即位後對賈代善頗為倚重,對其出家後的替身張道長也十分器重。
後來太上皇常召張道長入宮講道,漸漸地便廢除了僧錄司,將所有僧道事務全權交給道錄司管理,張道長也因此成為掌印之一,且影響力超出戶部範圍。
然而,張道長平日裡並不過問具體事務,這或許是一種姿態。
道錄司每日訪客絡繹不絕,鐘離站在門外感慨道:“世人多被宗教所惑,佛道不過是理念而已。
道教尚且合理,佛教近年來愈發失衡,雖能安撫民心,但長遠來看卻有害無益。”
他又提到,“如塵大師近年來名聲鵲起,被視為複興佛教的希望,但他行事更似名士,難以稱為真正的佛子,其中定有隱情。”
鐘離思索著向前走去,門口守衛剛欲阻攔,看到他出示的肅王令牌後立即恭敬地說:“肅王門下鐘離求見如塵大師,請代為通報。”
語氣依然從容,與麵對楚稷時並無二致。
守衛得知是肅王屬下,再看到令牌,怎敢輕忽?
“這位大人暫且稍候,我這就進去通報,大人不如先進裡邊歇息片刻。”
鐘離微微點頭,雙手負後,緩步進入。
尚未到達休息處,便聽見裡麵嘈雜一片,領路的守衛賠笑道:“都是各家前來求見的,每日都有人來找大幻仙人和如塵大師,不過兩位大師極少露麵,多是由其他道長代勞。”
鐘離並未在意,站在原地說:“我不進去了,在這裡等即可。”
那守衛見他氣宇軒昂,也不敢多言,躬身告退。
鐘離卓然如鬆柏,路人看他氣質非凡,顯然不是尋常仆役,皆避讓開來。
不多時,一陣爽朗笑聲傳來。
“久仰鐘離大名,平日無緣結識,不想今日竟是你先至!”
鐘離抬頭望去,隻見一位與自己年紀相仿、容貌俊逸的僧人穿著繡金袈裟快步走近。
“肅王府鐘離,見過如塵大師。”
如塵哈哈大笑:“何謂大師?不過是佛門虛名罷了。
真修行者是那些苦行僧,我隻是借此衣飾唬人而已!”
“來來來!太上皇賜的上好香茶,我一直舍不得飲。
今來了,不妨嘗嘗。
我也難得外出,不懂品茶好壞。”
喜歡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請大家收藏:()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