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的賈允站在一旁笑了笑:“這樣反倒乾脆,也不至於讓表妹以後牽扯不清。”他話音剛落,便迎來一記冷冷的眼神,林丫頭冷冷道:“淨編排些不實話。”
一時之間眾人沉默,隻聽林季然淡淡一句:“還不速回府去,待著這兒作甚。”不等多言,賈允便告退而去,耳邊還回蕩著一聲輕笑聲。
回到侯府時,已有劍眉等候一旁。賈允隨口問了問,得知孩子們仍在林中嬉戲。他便信步而往,尚未靠近,歡聲笑語已傳入耳中。走近一看,原來又是那群頑童正將炒豆壓製在地上不得動彈。香兒和二弟想助他掙脫卻無計可施,唯炒豆仍嬉皮笑臉不以為意,四周的丫鬟們也笑作一團地圍觀打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聽到腳步聲,賈允走上前一腳踢開施壓的方猴,隻見其翻了幾個滾卻不生氣,乾脆仰天躺著耍起無賴來。炒果忙掏出些點心來安撫。待接過去吃後,它立即恢複原貌蹦跳著歸隊。而那頭叫圓豆的也聽到聲息,一扭身子歡快地奔了過來,繞腿撒起嬌來。不言而喻,甜味兒最能收服它了。
隆興殿裡,禦座之後傳出一聲低歎。老李相站在一側道:“若是讓林如海獨攬全權處理此事,恐怕略欠周全。”一旁靜立的天子眉宇間也泛起沉吟:“朕確實思慮不周。”朝中氣氛頓時凝重起來。
王承嗣輕撫花白胡須,神色悠然:“聖上,此事如此細密棘手,隻有林如海那般精乾之人方可妥帖料理。再者,他身後還另有高人助力,根基深厚,實力不容小覷,有何憂慮?以老臣所見,那幾位前朝舊臣,定是他最後處置之人。”
皇帝微微含笑反問:“王公莫非已在思慮對策?但不怕林如海知曉後果斷應對?”
“我和他曾同出一門,他見我也要恭敬喚聲長輩。老臣自問這點薄麵,他還是會顧念的。”王承嗣語氣篤定,笑意從容。
皇帝又轉言道:“近日有傳言說江南甄家動靜頻頻,與忠郡王過往甚密。”
“無須掛懷。忠郡王雖文官中頗具名望,仿效宗法製度,自認皇室正統,可他忽略一個關鍵——手中無軍,難以定鼎。”王承嗣語淡情疏,不以為意。
皇上聽聞這話,也輕展了眉目。他自己對此體會至深。登基之時屢屢受製,步步維艱,唯恐一時差錯便致帝位難保。
待得魏均才鋒漸顯,局勢方才逐步扭轉,曆經艱難奪回權力。至今已可堪比前朝盛勢。他心下認定,哪怕忠郡王再有野心,也終究難以動搖根本。
“王公以為,魏均此人人品如何?”皇上忽問道。
王承嗣笑答:“乃是我朝柱石良才,社稷重臣。”
“倘若有一日他權勢壯大,對廟堂構成影響,該如何?”
天子言語滯澀了些,片刻才低聲道:“未曾深思……倘有真有此一日,我必勸其歸隱。若執意不肯,恐怕也隻有斷情處置。倘若能兩下同心,共建太平盛世,則亦可傳千古佳話。”
“願如此吧。”王承嗣緩緩道,“在下看來,魏均並非野心滔天之人,陛下若能初心不變,終成一代明君賢臣之象。”
“難道閣老也疑我?”皇帝語氣略沉,忽低低出聲:“外間常傳言侯府一句老話,說‘變故多隨舊友改,反是本心難測’。”
說到此處,他微微停頓,似陷入深思。
“這般含蓄深意的話,真出自一位年輕人?”君主流露出些許詫異。
聽說這話是他從前在一本普通講史書裡無意看到,此後便牢牢記住。
“人情變幻莫測,尤其在高位之上更難以把持。如今鄭鴻聲威名赫赫,再無可封之賞,皇上真打算將王位賜他嗎?”王景明緩緩道來。
“朕也願意與老大人直言。”啟文帝神色凝重,“鄭鴻聲年輕且忠誠,對朕多有幫助。隻要他無二心,一個封王又有何不可?此前我也與顧之瀾談過此事——朕自知非完美帝王,卻也不甘做負義之君。”
王景明拱手行禮:“臣隻願君主與國戚心意相通,留下千古佳話。”
“老大人何須謙言。雖未全然知曉你言下之意,但朕清楚你為江山操勞。”君主低聲說道。
“惟願陛下始終守誌,必將開創盛世。”王景明內心暗思,尚未說出自己真正的顧慮——前番鄭鴻聲遭遇亂箭齊發,居然竟能全身無傷,如此神異戰能,天下何人堪比?僅此一條,便足以震動整個王朝格局。
喜歡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請大家收藏:()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