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鬼手在她操控下剛現異動,轉瞬就被壓製,除寶知縣來使受了傷,驅邪司內未生變故。
陳氏兄弟尚未回過神,危機已然化解,這一幕令他震撼不已。
想起當年趙啟明駕馭惡鬼時的驚慌與後續失控,相較之下,林青霜舉重若輕,仿佛那鬼手不過是她掌中傀儡。
這讓他對平安縣驅邪司的未來生出幾分希冀。
"或許平安縣命不該絕。"邁出門檻時,他暗自思量:
"李守義那老狐狸滿口虛言,但有一句或許不假——林青霜說不定真能成為平安縣的倚仗。"
"有這樣厲害的令主坐鎮,或許我們兄弟不必再顛沛流離。跟著她,興許真能活命!"
想到這裡,他回頭望了眼文書房,隨即快步離去,著人去請郎中。
第98章寶知鬼禍
第九十八章
文書房內,林青霜聽完莽漢所述寶知縣鬨鬼案的始末,終在郎中到來前捋清了來龍去脈。
半月前,寶知縣轄內長桂坊有人報官,稱城外一座古廟鬨鬼,廟中僧人及留宿香客共二十七人全部斃命!
現場慘烈異常,但因古廟地處荒僻,距寶知縣約十裡之遙,事發時無人知曉是否有鬼域籠罩。
數日後,有位虔誠信徒進山燒香,方發現廟中僧眾皆亡,驚駭之下竟當場瘋癲。
此事頓時引起軒然。
寶知縣素來太平。
坐鎮縣衙驅邪司的鄭河乃是經驗老道的馭鬼者,執掌鬼物已近三載。自調任寶知縣兩年間,他經辦過三起鬼物作祟案件,曾獲朝廷褒獎,在周遭州縣頗有名望。
在陳縣令治理下,青山縣境況安定祥和,縣衙周邊三載未現邪祟。鄉民紛紛議論:陳老爺威勢駭人,便似閻羅在世,縱使凶煞怨靈見了他也要倉皇逃遁。
這位縣太爺因此在當地威望極高,豪紳富戶競相巴結,硬是讓他積攢了萬貫家財。
恰在此時,道觀鬨鬼的流言不脛而走,整個縣城寧靜的假象頃刻間分崩離析。
畢竟這座道觀離縣城僅五裡之遙,對厲鬼來說不過瞬息可至。
原本安枕而臥的商賈大戶們嚇得肝膽俱裂,恨不能全家遷入緝妖司,尋求陳老爺庇佑。
可陳江心底雪亮自身處境。
任職三載,在這行當中已屬前輩,如今正處在厲鬼反噬的緊要關頭。若再接手鬼案,必遭橫禍。
故而案件呈報當日,陳江當即判定此為仇殺案件,聲稱是歹徒血洗道觀報複,堅決否定與鬼物相關。
案發時既無鬼域顯現,又無人目擊惡物作祟,他公開將此案定性為人禍,隨手丟給縣衙處理。
縣衙眾人自然知曉此事蹊蹺,但陳江在青山縣一言九鼎,誰敢違抗?
衙差們勉強接下這棘手差事,膽戰心驚開始查訪。
可那是厲鬼盤踞之處,公差們哪敢真正勘察?不過裝腔作勢在街巷間轉悠。
橫豎死的都是些道士,投宿的香客也非權貴。縣衙與陳江早有默契,彼此心知肚明。
隻要無人喊冤,官府便佯裝不知。屆時隨意抓個替罪羊,謊稱是山匪劫掠道觀,便可糊弄過去。
雙方正要合力平息此事,豈料道觀命案僅是個開始。
不出十日,縣城李姓大戶慘遭滅門,九口人一夜斃命!
案件呈報至緝妖司,陳江仍欲以仇殺結案。
可道觀與李家不過是序幕,隨後厲鬼頻頻作亂。縣衙眾人焦頭爛額想要遮掩。
起初尚能欺瞞百姓,直到城中趙姓望族百餘口人一日之間儘數喪生,再難掩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