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青山縣鎮邪司的孫大勇為何要收留這兄弟倆?
這次去青林縣帶上他們,除了因鬼禍與三人糾葛頗深,更想弄清這兩人有何特彆,竟能以血肉之軀鎮住極凶之物。
孫秀英打定主意,轉頭看向自己的天官冊。自陰轎事件後,她一直沒空盤點此番得失。
處理完石橋村鬼事後,她的善功值原本剩942點,但經曆陰轎一案,善功值驟減,如今隻剩387點。其中80點用於平撫幽冥銅鑼,大部分耗在與陰轎對抗時。餘下的7點則用來治傷並壓製躁動的鬼爪。
雖然陰轎案讓孫秀英損失慘重,但她並不後悔。一個替身紙人換來陰轎停駐,暫時化解陰陽簿的危機,還得了個幽冥鑼——縱使暫時用不上,這買賣也不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盤算妥當,孫秀英起身回房休息。儘管天官冊給了她對付鬼禍的倚仗,但每次與惡鬼纏鬥都是九死一生。前往青林縣前,她必須養精蓄銳,以萬全之態應戰。
這一覺睡得香甜無比,直到宋明遠敲門將她喚醒,她已一掃夜不能寐的疲憊。
"徐長生的傷勢止住血了,郎中說休養十天就能好,隻是會留下疤痕。"宋明遠向她稟報,"我和無悔行裝簡單,缺少的東西到青林縣再購置也不遲。"
林雪瑤此行是為處理邪祟事件,以她解決鬼案的本事,青林縣的周縣丞恭敬相待也是理所當然。"馬車已備妥,走官道最快兩個半時辰,日落前能趕到除妖司。"
"啟程吧。"林雪瑤利落回應。
宋明遠稍作遲疑:"大人需要帶些什麼嗎?"
她擺手:"依你所言,青林縣自會準備,無需額外打點。"宋明遠便不再多話。
二人走進正堂時,周縣令等人早已在此等候。見到林雪瑤,眾言又止,神情惶惑。
"諸位在此作甚?"林雪瑤故作不解。
鄉紳鄭德善等人年邁體衰,昨夜因她失蹤通宵達旦,此刻竟又不辭辛勞趕來。她心知肚明,卻偏要明知故問。
"大人,您當真要去青林縣?"周縣令是眾人中最驚慌失措的一個。
昨夜憂懼交加,他嘴唇上冒出數個水泡,歇息半日後,水皰非但未消,反倒被師爺驚惶喚醒,說是除妖司的差役傳來消息,林雪瑤午後便要動身前往青林縣處置鬼案。
這消息對周縣令而言,猶如五雷轟頂。
朝廷對各地除妖司設有約束之策,對官員亦有嚴苛律法。在任官員未得調令,不得擅離職守,違者抄家入獄,嚴刑拷打。此律正是為震懾官員,使其不敢因鬼患而私自潛逃——這也是周縣令明知平安縣被朝廷舍棄後,仍不敢擅自離去的緣由。
自林青峰死後,周縣令擔驚受怕數月,自認必死無疑之時,林雪瑤的突然出現讓眾人看到一線希望。正因如此,周縣令對她格外謙卑,唯恐照料不周。如今林雪瑤竟要前往青林縣,在差役看來不過處理一樁案子,但深諳除妖司命魂冊製度的周縣令卻嗅到了更深層的危機——林雪瑤此舉,實則衝破了朝廷嚴禁令主隨意外出的鐵律。
禁令一旦破除,必遭鬼物反噬。有此規則製約,各地令主隻要神誌清明,便不會輕易違背,且會嚴格遵守律令。可眼下,林雪瑤竟要離安縣!
她顯然並未神誌失常——周縣令方才與她見過麵,她敢跨出平安縣地界,唯一的解釋便是她已掙脫命魂冊的桎梏。
而這後果,周縣令更加難以承受。
一旦林雪瑤不再受製於人,她隨時可能揚長而去。平安縣好不容易得來的短暫平靜,極可能再度化為烏有。想到此處,周縣令險些兩眼一黑,昏厥過去。
「大人——大人呐——下官的青天大人啊——」
一個白發老者嚎啕痛哭,悲痛欲絕。
"至於這樣嗎......"
李守誠抱著生死簿,滿臉困惑。
"住口!"
劉縣令第一次失了文人風度,厲聲喝止:"你懂什麼!若知曉其中險惡,隻怕哭得更慘!"
"我——"李守誠正欲爭辯,周玉娘出言製止:
"夠了。"
她一開口,眾人立即噤聲。劉縣令心如針紮,周玉娘念及重生後與這位老縣令相處尚可,且往後還需他相助,便溫聲勸慰:
"不過是去鄰縣辦件差事,快則兩三日,慢則五六天就回,何必這般傷心。"
劉縣令聽出話中之意,先是一怔,繼而轉悲為喜,顧不得抹淚,急問:
"大人是說必定歸來?"
原本癱坐椅上的李守誠聞言猛地跳起,麵如土色。
他這才驚覺,周玉娘若能離開青山縣,便說明已擺脫生死簿製約。若她真的一去不返......
青山縣鎮邪司豈能少了周玉娘坐鎮?
他被強塞進這鬼地方,若無人庇護,邪祟作亂時焉有活路?
這還了得!
李守焦急得齜牙咧嘴,那張疤痕猙獰的麵孔扭曲變形,正要哭嚎——
周玉娘冷眼瞥來:"自然會回。"
這話如春風化雨,劉縣令等人頓覺心安。
始終靜立的徐氏兄弟也舒展眉頭,露出笑意。
"此處是我根基,豈會舍棄。"
她手握天書,需積累陰德解鎖仙籍。青山縣陰氣繚繞,邪祟叢生,正是修煉福地,怎會輕言放棄?
喜歡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請大家收藏:()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