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孫遠山沒再沉默,頷首道:
"知曉,本官正是為此案前來。"
"當真?"
她的話令滿座嘩然。
秦河對妖邪案件避之猶恐不及的態度,早已在平日行事中顯露無遺。
白河縣的判官對這樁案子不管不問,張明遠等人根本沒想過青林縣的判官周文盛會主動攬下此事。
"大人專程為這樁案子跑一趟?"張明遠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本能地環顧四周,想從同伴臉上得到印證。
周文盛點頭道:
"正是為此事而來。"
"大人此話當真?"
倒不是張明遠多疑,實在是因為他們已經被王大海搪塞了整整十天。
如今白河縣的鬼禍遲遲未解,眾人都活在惡鬼的陰影下,鄰縣的判官突然要來辦案,簡直像是王大海隨便找個人來糊弄他們。
"這麼著吧。"
周文盛懶得廢話,直接對四人說道:
"光說無憑,待會兒我要去李家查看現場,你們既然是鄉裡代表,就跟我走一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聽到這話,四人頓時麵如土色,剛要推辭,周文盛卻不容置疑:
"這案子你們必須全程跟著,親眼看看我的手段。青林縣正缺人手,等案子結了,你們乾脆隨我回去當差。"
"......"
陳氏兄弟見他鄉紳搬遷,不由得心頭直跳。
幾位鄉紳代表聞言大驚失色,連忙擺手:
"萬萬不敢耽誤大人辦案。"
誰不知道處理鬼案凶險非常?
他們常與水鏡司打交道,深知判官辦案總要帶上幾名隨從——那可都是要命的任務。
周文盛嘴上說是讓他們見識見識,難保不是想拿他們當擋箭牌。
"萬萬使不得!"
"老朽年老體弱,實在幫不上忙——"
其中一位穿官服的老者更是嚇得連連作揖:
"大人明鑒,下官還要處理白河縣政務,實在分身乏術。"
"那你們想怎樣!"
方才還和顏悅色的周文盛突然變臉,厲聲喝道:
"我要辦案,你們不信;請你們同去,又百般推辭,莫非是故意消遣本官?"
"不敢!絕無此意!"
幾人慌忙否認。
張明遠急中生智,連忙上前:
"在下年邁體衰,恐怕要拖累大人辦案,但大人不辭辛勞從青林縣趕來,不管案子能否了結,這份情誼都讓我們感激萬分。我願獻上白銀十萬兩——"
話沒說完,他瞥見周文盛皺起眉頭,立刻改口道:"五十萬兩,給大人接風洗塵!"
見他帶頭,其他人頓時會意,跟著表態:"我也出五十萬兩——"
四人剛進門,正事還沒談,就已經湊出兩百萬兩白銀。原本板著臉的周文盛聽罷,雙手一拍,笑容滿麵:"這話說得在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她側身對張鐵山道:"張大哥,把他們的姓名記下,待會兒讓他們簽份契約,等事情辦妥就去領錢。"張鐵山依言照辦。
周雪梅沒想到此次金光縣之行收獲頗豐,不僅得到一枚奇特的保命銅錢,還意外獲得兩萬兩白銀,實在是筆不小的財富。她揮了揮手:"若沒有其他事,大家就散了吧,趁著天色尚早,我要出去一趟。"說罷起身離開正堂,在金光縣差役的帶領下從偏門走了出去。
她剛離開,留下的幾位富商代表和縣官便麵麵相覷,不約而同露出苦笑。其中一人忍不住問道:"李兄,這位真是青林縣新上任的捕頭大人?"
李明德搖頭歎道:"舊友來信時確實提過青林縣新來的捕頭是位女子,可捕頭向來受官印製約,擅自離開轄地哪有這麼簡單?"
另一人沮喪道:"看來這銀子是打水漂了。"
眾人沉默片刻,臉上滿是憂慮。他們在金光縣都是家財萬貫、有頭有臉的人物,雖說五千兩銀子不算小數目,但還不至於傷筋動骨。真正令他們恐懼的是,妖物作祟一日不除,他們就隨時可能遭遇不測。若是全家遭殃,留下金山銀山又有何用?
富商們愁眉不展,周雪梅卻無暇顧及他們的心思。她從衙門側門出來,隻見門外停著一輛馬車,換過裝束的王大川正坐在車裡,同行的還有戴著鬥笠的孫誌明。孫誌明是金光縣派往青林縣的聯絡人,曾與周雪梅有過接觸。王大川帶著他,既是為了討好周雪梅,也想借聽青林縣的近況。周雪梅假裝不知情,直接登上馬車。
金光縣財力雄厚,王大川備好的馬車比青林縣的寬敞許多,車廂內能輕鬆容納十餘人,座椅更是柔軟舒適。
她剛坐定就問道:
"聽孫誌明說,最早出現怪事的地方是城外的道觀,據說報官的是住在楊柳巷的?"
王大川早已從孫誌明那裡得知此行緣由,知道孫誌明曾被周雪梅所傷,而她此來確實是為處理妖物作祟一事。
雖滿腹疑問,但麵對周雪梅的問話,王大川仍答道:
"正是如此。"
既然躲不過這樁怪事,且周雪梅願意接手,對他而言終究是件好事。
近日縣裡富商步步緊逼,其中不乏曾在京城為官者,甚至有傳言說有人要將此事上奏朝廷。王大川正為此焦頭爛額,周雪梅的到來反倒讓他鬆了口氣。
這樁怪事雖讓他深感不安,但他並未怠慢調查,聞言便繼續道:
"那道觀名叫清風觀,原本是座破敗的野觀,隻有幾個老道士守著。四五年前,一些無家可歸的流民在此出家,香火才漸漸興旺起來。"
喜歡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請大家收藏:()紅樓:帶著金錢係統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