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封來自國家人工智能實驗室的郵件,像一把鑰匙,為晚晴科技打開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門。
三天後,北京。
在一棟安保嚴密、沒有任何標識的科研大樓裡,林晚和陳默見到了李崇光教授,以及一位身穿深色中山裝、氣場沉穩的中年男人。
“這位是王主任,”李教授為他們介紹,“國家重點項目辦公室的負責人。”
會議室裡沒有客套的寒暄,王主任的眼神銳利如鷹,開門見山:“陳默同誌,你的技術報告我看過了,很驚豔。但我想知道,把這樣一把尖刀,交到你手上,你的目標是什麼?”
這個問題,問的不是技術,是人心。
陳默沒有立刻回答,他看了一眼身旁的林晚,然後才迎上王主任的目光,聲音沉靜而坦蕩:“我的目標,王主任,已經寫在了我們的‘光明計劃’裡。技術本身沒有善惡,但使用技術的人有。我用了十年時間,在資本的泥潭裡打滾,我比任何人都清楚,當技術隻為利潤服務時,會滋生出怎樣的惡。我不想再走那條路了。”
“空有情懷,是辦不成事的。”王主任的語氣沒有絲毫鬆動。
“所以,我們來了。”這一次開口的,是林晚。
她將一份自己連夜趕出來的報告,輕輕推到會議桌中央。那不是技術文檔,而是一份關於“梨樹”係統未來應用場景的社會價值評估報告。
“從失蹤人口查找,到城市孤寡老人的異常行為預警,再到珍稀物種的野外追蹤與保護……這些領域,商業價值或許不大,卻是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標尺。”林晚的聲音不大,卻擲地有聲,“晚晴科技的能力有限,但我們想做一個火種,用我們的技術,去點亮這些被資本忽略的角落。我們相信,當火光足夠亮時,會吸引來更多同路人。”
王主任沉默地翻看著那份報告,良久,他抬起頭,那雙銳利的眼睛裡,終於露出了一絲讚許。
“好一個‘火種’。”他轉向李崇光教授,點了點頭,“小李,看來你這次,給我推薦了一個不得了的團隊。”
李教授笑了:“是他們自己,走到了我們麵前。”
王主任站起身,向陳默和林晚伸出了手:“國家需要你們這樣的火種。實驗室那邊,會為你們成立一個專項課題組,提供包括‘天河’超算中心在內的所有必要支持。另外,這是一筆專項研發基金,不算多,但足夠你們安安穩穩地,把‘梨樹’養大。”
“我們隻有一個要求,”王主任的目光再次變得嚴肅,“‘梨樹’係統的底層安全協議,必須由國家掌握。它的第一服務序列,永遠是國家與人民。”
陳默和林晚對視一眼,毫不猶豫地握住了那隻手。
“這是我們的榮幸。”
從北京回來,晚晴科技鳥槍換炮。
在國家實驗室的協調下,他們在上海一個高新科技園區裡,擁有了一整層窗明幾淨的辦公室。服務器、工作站等硬件設備,也以“課題合作”的名義,第一時間配置到位。
當胖子他們把自己的家當從那個破舊的老居民樓搬進寬敞明亮的新辦公室時,一個個激動得像在做夢。
“媽呀,我這輩子都沒用過這麼好的圖形工作站!”小馬撫摸著嶄新的設備,愛不釋手。
“默哥,嫂子,這……這就跟坐了火箭一樣啊!”胖子感慨萬千。
陳默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著樓下車水馬龍的園區,心中卻沒有太多的波瀾。他知道,這一切,隻是開始。
“所有人,開個會。”
陳默召集了團隊,在嶄新的會議室白板上,寫下了幾個大字——“城市大腦”與“天網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