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在平定成德鎮之亂後,表麵上恢複了往日的平靜,然而,宮闈之中卻悄然掀起了一場暗流湧動的風波。
在後宮深處的掖庭宮,一位名叫玉瑤的宮女,本是負責灑掃庭院的低等雜役。這日,她像往常一樣在禦花園中清掃落葉,卻無意間聽到了兩位妃嬪的密談。
“淑妃娘娘,如今陛下大力推行新政,對我們這些家族與藩鎮有牽連的妃嬪多有忌憚。我們得想個法子,保住家族的地位。”說話的是賢妃,她的家族與魏博節度使田虎有姻親關係。
淑妃皺著眉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狠厲:“哼,陛下被那些新政迷了眼。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得在宮中找個內應,時刻掌握陛下的動向。”
玉瑤聽到這些話,心中一驚,手中的掃帚差點掉落。她意識到自己聽到了不該聽的秘密,慌亂之中,不小心弄出了一點聲響。
“誰在那裡?”賢妃警覺地喊道。
玉瑤嚇得臉色蒼白,隻好硬著頭皮從花叢後走了出來,跪在地上瑟瑟發抖:“奴婢該死,奴婢隻是來打掃的,什麼都沒聽到。”
淑妃和賢妃對視一眼,眼神中閃過一絲殺意。淑妃冷笑一聲:“你以為你沒聽到就能沒事了嗎?留你在這世上始終是個隱患。”
就在淑妃準備下令處死玉瑤時,賢妃卻攔住了她:“姐姐,先彆急著殺她。我們正好可以利用她,讓她做我們在宮中的眼線。”
淑妃想了想,覺得有道理:“也好,玉瑤,你若乖乖聽話,為我們辦事,我們保你榮華富貴;若敢泄露半個字,你的家人都彆想活命。”
玉瑤心中害怕至極,但為了家人的安危,隻好點頭答應。從此,她便被迫成為了淑妃和賢妃在宮中的間諜。
玉瑤開始留意陛下的一舉一動,以及新政推行的相關消息。她發現李治辰最近經常與幾位心腹大臣在禦書房商議要事,而且神情十分嚴肅。
一天,玉瑤趁著送茶的機會,偷偷聽到了李治辰與宰相蘇文軒的談話。
“陛下,雖然成德鎮之亂已平,但藩鎮之患並未根除。如今朝廷財政緊張,若要進一步削弱藩鎮勢力,還需從長計議。”蘇文軒憂心忡忡地說道。
李治辰歎了口氣:“朕又何嘗不知。可藩鎮勢力盤根錯節,若不儘快解決,遲早是個大患。朕打算在藩鎮推行軍製改革,加強朝廷對軍隊的控製。”
玉瑤將這些消息偷偷傳遞給了淑妃和賢妃。淑妃得知後,立刻寫信給自己在藩鎮的家族,告知他們朝廷的計劃。
藩鎮的勢力得知朝廷要進行軍製改革,頓時慌了手腳。他們意識到這是朝廷削弱他們的重要手段,於是暗中商議對策。
與此同時,玉瑤在宮中的行動引起了皇後的懷疑。皇後一直對後宮的風吹草動十分敏感,她發現玉瑤最近行為鬼鬼祟祟,而且與淑妃和賢妃接觸頻繁。
皇後暗中派人調查玉瑤,很快就掌握了她為淑妃和賢妃充當間諜的證據。皇後決定將此事告知李治辰。
“陛下,後宮之中竟有人勾結藩鎮,妄圖破壞新政。玉瑤便是他們的眼線,一直在竊取朝廷機密。”皇後神情嚴肅地說道。
李治辰聽後,心中大怒:“沒想到後宮之中也如此不太平。朕定要徹查此事,嚴懲那些心懷不軌之人。”
李治辰立刻下令將玉瑤抓捕審問。玉瑤在嚴刑拷打下,隻好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一交代清楚。
李治辰得知淑妃和賢妃竟然勾結藩鎮,心中十分失望。他沒想到自己的妃嬪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將淑妃和賢妃打入冷宮,她們的家族也一並嚴懲。”李治辰憤怒地說道。
然而,就在李治辰準備對淑妃和賢妃的家族動手時,卻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警告他,如果他敢對淑妃和賢妃的家族下手,將會引發藩鎮的大規模叛亂。
李治辰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如今朝廷的局勢還不穩定,若真的引發藩鎮叛亂,後果不堪設想。但他又不能輕易放過這些勾結藩鎮的人。
“陛下,此事還需謹慎處理。如今藩鎮勢力依然強大,我們不能操之過急。可以先穩住他們,再尋找機會逐個擊破。”蘇文軒建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