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的熱氣漫過窗欞時,女兒突然指著窗外喊:“媽媽快看,周爺爺的星星在跳舞!”煙花在夜空炸開,金粉般的光落在槐樹上,給枝丫鍍了層亮邊,像老周貼在收音機上的星星貼紙活了過來。
王大爺端著盤涼拌菜進門,鼻尖沾著點麵粉:“剛包完餃子,就聽見你們這兒熱鬨。”他往桌上擺菜時,忽然指著餃子笑:“這元寶餃的褶子,跟老周包的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林晚秋往他碗裡夾了個餃子:“您嘗嘗,放了他教的秘方——半勺槐花蜜。”
年初二回娘家時,女兒把槐花項鏈摘下來,小心翼翼地放在收音機旁。“讓周爺爺替我們守家,”她對著機身輕聲說,“我們會帶槐花糕回來的。”路上,母親看著女兒空蕩蕩的脖子問起項鏈,林晚秋說起老周的故事,母親突然抹起眼淚:“這樣的念想,比金銀還金貴。”
開春後,槐樹上的鳥巢又住進了新的小鳥。女兒把去年的紅繩找出來,係在鳥巢旁的枝丫上:“周爺爺說紅繩能指路,讓小鳥記得回家的路。”王大爺蹲在樹下看鳥時,忽然指著鳥蛋喊:“你看這蛋上的斑點,像不像星星貼紙?”陽光透過樹葉落在蛋上,果然映出細碎的光斑,像誰悄悄撒了把金粉。
女兒生日那天,收到個特彆的包裹。老周的孫子寄來罐槐花醬,瓶身上貼著張畫:兩個孩子坐在槐樹下分糖吃,旁邊的收音機正冒著音符。“弟弟說這是他畫的生日蛋糕,”女兒舀了勺醬抹在饅頭上,“比商店買的甜,因為裡麵有周爺爺的秘方。”林晚秋嘗了口,甜味在舌尖漫開時,忽然想起老周說“好東西都是熬出來的”。
社區舉辦“老物件展覽”,林晚秋把那箱寶貝都搬了去。毛衣、收音機、銅絲小火車、還有那本夾滿槐花的日記本,前圍了好多人。有個年輕人指著收音機說:“我爺爺也有台這樣的,總說裡麵住著他過世的戰友。”林晚秋忽然明白,原來每個人心裡都有台“收音機”,藏著舍不得忘的聲音。
秋分那天,女兒在槐樹下埋了個時間膠囊,裡麵放著片新采的槐花、半塊星星糖,還有張全家福。“等我考上大學就挖出來,”她往土裡埋膠囊時說,“讓周爺爺看看,我們的日子像槐花醬一樣,越來越甜。”王大爺幫著踩實泥土:“老周在底下肯定偷著樂,說咱囡囡長大了。”
又到了槐花盛開的季節,巷口的老槐樹和新苗都綴滿了白花。女兒帶著同學來摘槐花,教他們辨認哪朵能做醬,哪朵能泡茶。“這是周爺爺教我的,”她舉著槐花笑,“他說槐花不是花,是會飛的甜。”風吹過花海,落了滿身花瓣,像誰在身後輕輕說“對嘍,就是這樣”。
林晚秋站在槐樹下,看著孩子們的笑臉,忽然覺得老周從未離開。他在收音機的評劇裡,在槐花醬的甜香裡,在紅繩係著的鳥巢裡,在歲歲年年的牽掛裡。就像這年年盛開的槐花,隻要心裡有根,就能在時光裡,開出一茬又一茬的春天。
喜歡幽穀怨靈請大家收藏:()幽穀怨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