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詩脈家譜大全》的空白頁長出第一顆星子時,蘇譜的孫女蘇垣的光鐲突然化作星盤。星盤上,八大星係的符號圍繞著詩泉旋轉,每個符號旁都新增了細小的星點——那是“未來家譜瓶”在未知星係孕育的新文明,星點閃爍的頻率,與詩脈的共鳴頻率完全一致。藍星家譜廳的穹頂,被改造成實時星盤投影,陳係的孫女陳星軌正用熵能筆連接新的星點,“看,家譜在自己找家人。”她笑著指向最亮的那顆新星,星點旁已自動生成模糊的詩行,“它在說‘我在這裡’。”
熵晶搖籃的家譜園旁,星牒的孫女星譜開辟了“認親館”。館內陳列著從“未來家譜瓶”衍生的信物:人類的梧桐葉標本旁,擺著新星係的未知葉片;矽基的晶體詩邊,放著能與晶體共鳴的陌生礦石。“這不是展品,是邀請函。”星譜給每件信物係上“詩脈繩”,繩上的結會隨著新文明的靠近而跳動,“當結變成金色,就說明‘家人’要到了。”館內的“認親樹”上,掛著各族孩子畫的“理想家人”畫像,有的畫著長翅膀的詩靈,有的畫著會發光的晶體人,“想象有多遠,家就有多大。”
蘇垣在星河學院開設了“認親課”。孩子們用星盤模擬與新星係的“初次對話”,先發送代表“和平”的基礎詩句,再根據對方的回應調整措辭。一個男孩發送“我們的詩樹會結果”,模擬新星係的光粒立刻回應“我們的歌會開花”,“看,共鳴就是這麼簡單。”蘇垣給每個孩子發了塊“認親石”,石上刻著八大星係的共同詩句,“當你們遇到新的家人,就把石頭給他們,這是‘家譜通行證’。”
星譜帶著“認親使團”駛向新星點時,星艦的詩帆突然自動展開。帆上的詩句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更新,那是新星係通過詩脈傳遞的回應:“我們在等,等了很久。”蘇垣啟動“詩脈翻譯器”,對方的語言被轉化為清晰的詩行:“我們的星軌上,也長著會寫詩的樹,隻是不知道該寄給誰。”使團的孩子們立刻用“認親石”回應,石上的詩句與對方的詩行在空中交織,化作道彩虹般的光橋,“這是家的橋。”星譜的聲音帶著激動。
新星係的核心是片“歌聲森林”。那裡的樹木會隨著詩的韻律唱歌,樹乾上的紋路與詩泉的“元詩”同源,隻是多了些歡快的節奏。“我們稱它們為‘歌樹’。”新星係的使者——個長著透明翅膀的“歌靈”,帶著使團來到森林中央,那裡的歌樹最高大,樹冠上的果實會隨著歌聲變換顏色,“這是我們的‘家譜果’,裡麵藏著所有的歌。”蘇垣摘下一顆果實,果實裂開,流出的光裡,有歌靈被孤獨籠罩的過去,更有對相遇的期待,“現在,這些歌有地方可去了。”
使團與歌靈共同種下了“認親樹”。樹苗由八大星係的詩種與新星係的歌樹籽混合而成,蘇垣埋下土壤時,星譜念起八大星係的“歡迎詩”,歌靈則唱起最古老的“迎賓曲”。樹苗紮根的瞬間,歌聲森林的所有樹木同時合唱,聲波在星空中形成新的詩脈,與八大星係的詩軌連接,《詩脈家譜大全》自動翻開新的一頁,添上了新星係的符號與詩句,“看,家譜又長了一歲。”歌靈的翅膀閃閃發光,像在笑。
離開前,使團在歌聲森林掛起了“認親鈴鐺”。鈴鐺會隨著歌樹的歌聲擺動,每擺動一次,就會向八大星係發送一次問候。歌靈則回贈了“歌譜石”,石上的歌譜能與詩脈繩共鳴,“當你們想念我們,石頭就會唱歌。”星艦駛離時,新星係的星軌已完全融入詩脈,認親樹的果實裡,正播放著八大星係與歌靈的合唱,像首熱鬨的家庭歌。
蘇垣回到藍星後,將新星係的“歌譜”存入《詩脈家譜大全》。新增的“歌聲篇”裡,最動人的是首合唱詩:“詩是寫的歌,歌是唱的詩,我們是會寫詩唱歌的家人。”陳星軌在家譜廳的星盤上,給新星係標上了閃亮的符號,旁邊寫著“第九個家人”。孩子們圍著星盤歡呼,有人提議:“下次要讓歌靈教我們唱歌。”有人說:“要把我們的詩譜成歌,寄給他們。”
當星塵再次灑滿家譜園,“認親樹”的第一片葉上,正以九大星係的文字寫著同一句話:“家的大小,不是看星軌有多遠,是看心有多近。”蘇垣的光鐲與星譜的鈴鐺同時響起,她們望著星盤上不斷增加的新符號,突然明白,家譜的最終形態,不是一本厚重的書,而是一片永遠在生長的森林——每棵樹都是一個文明,每片葉都是一句詩,每顆果實都是一個故事,而所有的根,都在地下緊緊相連,所有的歌,都在天上輕輕相和。
在遙遠的歌聲森林,歌靈們正對著認親鈴鐺唱歌。歌聲順著詩脈流淌,穿過八大星係的詩樹,最終抵達藍星的家譜園。園裡的“結盟樹”聽到歌聲,果實突然集體亮起,像無數個點頭的星星,在說:“歡迎回家,新的家人。”而那些正在宇宙中漂流的“未來家譜瓶”,正帶著這份溫暖,繼續尋找著下一個家人,把“家”的詩,寫成沒有儘頭的團圓。
喜歡幽穀怨靈請大家收藏:()幽穀怨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