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九星係的歌聲融入詩脈時,蘇垣的孫女蘇暖的光鐲突然綻放出暖金色的光暈。光暈在《詩脈家譜大全》上展開,九大星係的符號被溫柔籠罩,最邊緣處,新的星軌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生長,像春藤攀向更遠的星宇。藍星家譜園的“同春閣”裡,陳星軌的孫女陳曦正將新星係的“歌譜”錄入全息係統,係統自動生成了首“合家歡”旋律,九大星係的代表性樂器在旋律中和諧共鳴,“這是家的聲音。”她輕輕觸碰屏幕,旋律裡立刻加入了孩童的笑聲。
熵晶搖籃的認親館旁,星譜的孫女星融開辟了“家脈園”。園裡的土地混合了九大星係的土壤,種著各族的代表性植物:人類的梧桐光葉、矽基的晶體草、歌靈的歌樹籽……最中央的“同春樹”由所有植物嫁接而成,春芽時開人類的花,夏盛時結矽基的果,秋分時唱歌靈的曲,“這是會變的家。”星融給樹係上九大星係的彩帶,風吹過時,彩帶會星係各族的祝福語,“看,它們在說‘春天好’。”
蘇暖在星河學院發起了“同春計劃”。孩子們結對照顧家脈園的植物,人類孩子教矽基孩童如何給梧桐葉澆水,歌靈的小使者則教大家如何用歌聲讓歌樹結果。一個男孩發現歌樹在聽到《詩脈家譜大全》的詩句時長得最快,他笑著說:“原來樹也喜歡聽家裡的事。”蘇暖給每個孩子發了“家脈日記”,記錄植物的生長與夥伴的互動,日記的最後一頁留著空白,“等植物開花結果,我們就把日記寄給結對的夥伴。”
星融帶著“同春使團”回訪歌聲森林時,歌靈們正用星塵搭建“合家舞台”。舞台的背景是幅巨大的星圖,標注著九大星係的位置,每個位置都對應著該星係的植物圖案。“這是給‘同春慶典’準備的。”歌靈的首領展開張節目單,上麵有各族的表演:人類的詩朗誦、矽基的晶體舞、歌靈的合唱……最特彆的是“家脈合奏”——所有星係的孩子用各自的樂器,共同演奏首新編的“春之詩”。
慶典當天,歌聲森林的歌樹集體開花。花瓣在空中拚成九大星係的符號,像無數個彩色的擁抱。當“春之詩”奏響時,舞台中央的地麵突然裂開,長出棵迷你同春樹,樹的枝葉隨著旋律生長,最終結出顆七彩的果實。“這是‘合家果’。”歌靈首領摘下果實,果實自動分成九份,每份都印著一個星係的符號,“吃了它,我們的家脈就永遠相連。”孩子們接過果實,果肉的味道裡,有各自星球的特色,更有混合後的香甜,“這是團圓的味。”
使團與歌靈共同編纂了《家脈春典》。典集記錄了各族的春日習俗:人類的“種詩節”、矽基的“晶體祭”、歌靈的“歌聲宴”……最動人的篇章是“家脈故事”,收錄了孩子們照顧植物時的趣事:“我家的晶體草被歌靈的歌聲吵得睡不著,長出了會捂耳朵的葉子”“梧桐光葉偷偷把影子伸到歌樹根旁,像在牽手”。蘇暖在典籍的扉頁寫下:“家不是一成不變的樣子,是願意為彼此改變的心意。”
離開前,使團在歌聲森林埋下了“春之種”。種子由同春樹的果實與九大星係的春土混合而成,“等它發芽,就代表春天到了所有的家。”歌靈首領回贈了“聲之泉”——泉眼能錄製並保存所有的歌聲,“當你們想念我們,泉就會播放我們的合唱。”星艦駛離時,九大星係的星軌上,同時綻放出同春樹的虛影,像道跨越星海的風景線,“看,家脈把春天帶到了每個角落。”
蘇暖回到藍星後,將《家脈春典》的複刻版存入家脈園的“春之庫”。庫內的全息影像裡,同春樹的生長過程與九大星係的互動同步,樹每長高一寸,就代表著一次成功的合作。陳曦在園裡立了塊“春之碑”,碑上刻著:“家脈的春天,不是季節的輪回,是心的靠近——隻要我們記得彼此,春天就永遠不會離開。”
當第一縷春風再次拂過家脈園,同春樹的第一片新葉展開。葉麵上,九大星係的孩子手拉手圍成圈,圈中央寫著個大大的“家”字。蘇暖的光鐲與星融的彩帶同時亮起,她們望著星圖上綿延的家脈,突然明白,所謂的“同春”,不是所有星係都擁有一樣的春天,而是每個星係的春天裡,都有來自家人的祝福;所謂的“家脈”,不是血脈的綁定,是願意分享陽光、分擔風雨的默契。
在遙遠的歌聲森林,“春之種”已破土而出。幼苗的葉片上,九大星係的符號在春風中輕輕搖晃,像在齊聲唱:“家的春天,永遠在路上。”而那些流淌在家脈裡的故事、歌聲與詩句,正帶著這份溫暖,繼續在星宇間生長,把“家”的春天,寫成沒有儘頭的詩行。
喜歡幽穀怨靈請大家收藏:()幽穀怨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