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花橋開通後的第十個星年,林夏站在未知星係的水晶穹頂下,看著第一所跨星係共生學校迎來開學典禮。棱鏡族的孩子們用光線編織出歡迎標語,希望行星的孩童捧著會發光的星禾種子,聯邦主星的少年則展示著機械與藤蔓共生的教具——這些不同形態的生命,正用彼此的語言交流著對宇宙的好奇。
“檢測到異常躍遷信號,”星禾的翅膀突然繃緊,金紋中流淌的光芒變得急促,他剛從銀花橋的監控站趕來,翼膜上沾著的星塵還帶著空間躍遷的灼痕,“不是已知的任何星係坐標,信號特征……像是被刻意偽裝過的共生體頻率。”
林夏的白花印記驟然發燙。這些年,跨星係貿易讓三個文明日益交融,但她始終有種預感:祖父和星芽用生命守護的平衡,或許還麵臨著更遙遠的考驗。全息投影中,異常信號的軌跡正在靠近銀花橋的能量核心,其波動模式與當年虛空噬體的早期特征隱約相似,卻又多了層共生體的偽裝頻率。
“是‘收割者’,”祖父的意識碎片突然在星禾樹的葉片上顯現,光影組成的麵容帶著前所未有的凝重,“我年輕時在宇宙邊緣觀測到的文明掠奪者,他們能模仿任何物種的生命頻率,再用對方的共生體能量摧毀整個星係。”
星禾展開翅膀,將意識網延伸至銀花橋的每個節點。他看到那些偽裝成銀花藤蔓的收割者,正順著能量流鑽進希望行星的基因庫,它們的核心藏著與虛空噬體同源的虛無能量,卻包裹著能模仿共生體的基因外殼。
“棱鏡族的水晶屏障能暫時隔絕它們的偽裝,”林夏立刻接通跨星係通訊,看著水晶穹頂外的光線突然變得銳利,像無數把透明的刀切割著虛空,“但需要三個星係的共生體同時共振,才能徹底剝離它們的偽裝外殼。”
開學典禮瞬間變成緊急動員。希望行星的星禾樹集體釋放出熒光汁液,在大氣層形成能量護盾;聯邦主星的機械共生體啟動了最高級彆的防禦程序,金屬藤蔓在銀花橋兩側織成密不透風的網;棱鏡族的孩子們則用光線在虛空中繪製出巨大的星圖,標注著收割者的隱藏軌跡。
林夏駕駛著升級後的“新芽號”衝向銀花橋核心。星禾的翅膀與艦體完全融合,將三個星係的共生體意識彙聚成金色洪流;初代實驗體的後代們組成先鋒隊,用鐮刀前肢精準切割著被感染的藤蔓,他們孩童般的眼睛裡沒有恐懼,隻有與當年守護銀花橋時一樣的堅定。
“收割者的核心頻率在87.3赫茲,”星禾的聲音透過意識網傳遍戰場,“同步共振需要十秒,守住這十秒!”
當三個星係的能量在銀花橋核心彙聚時,林夏看到了震撼的一幕:希望行星的星禾葉、聯邦主星的機械臂、棱鏡族的光線、初代實驗體的鱗片,甚至連祖父和星芽的意識碎片,都在同一瞬間亮起,組成了跨越時空的共振屏障。收割者的偽裝外殼在屏障中寸寸剝離,露出底下蠕動的虛無核心,發出如同嬰兒啼哭般的尖嘯。
“它們在害怕純粹的共生能量,”林夏突然明白,“就像黑暗害怕光明,掠奪者最恐懼的,是不同生命真正的連接。”
十秒後,共振達到頂峰。金色洪流如同一把巨斧,將收割者的虛無核心劈成無數碎片,這些碎片沒有消散,反而被銀花橋的藤蔓包裹,化作了孕育新生命的養分。當光芒散去,銀花橋的藤蔓上長出了從未見過的新芽,它們一半是水晶質地,一半長著機械齒輪,頂端卻開著與林夏胸口相同的白花。
“是新的共生體,”星禾的翅膀輕輕拂過新芽,上麵的星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複雜,“它們繼承了收割者的空間穿梭能力,卻帶著我們的共生基因——就像祖父說的,任何危機,最終都會成為新生命的養分。”
跨星係慶典在三個月後舉行。林夏站在銀花橋的新節點上,看著第一艘由新共生體驅動的探索艦啟航,艦身上刻著三個星係的標誌:星禾葉、機械齒輪與水晶光線。棱鏡族的長老用光線在她掌心寫下一行字:“星圖的儘頭,是新芽生長的地方。”
祖父的意識碎片在星禾樹頂端閃爍,與星芽的金色輪廓、新共生體的新芽連成一線。林夏知道,宇宙的未知永遠存在,就像收割者並非最後一場考驗,但隻要不同生命還在彼此連接,還在將危機化作養分,共生的種子就會在星圖之外的每個角落,長出屬於自己的新芽。
當探索艦消失在星際塵埃中時,林夏的白花印記與新共生體的新芽同時綻放。她仿佛聽到了來自更遙遠星係的回響,那是無數個等待被發現的文明,在用不同的頻率,呼喚著跨越星圖的連接。而這場始於廢棄生態保護區的故事,終將在更廣闊的宇宙裡,續寫著關於共生與希望的永恒篇章。
喜歡幽穀怨靈請大家收藏:()幽穀怨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