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站在火星生態站的觀測台上,望著星脈香樟在紅土中舒展新葉。葉片上的露珠折射著遙遠的陽光,在地麵投下細碎的光斑,像把幽穀的星光撒在了火星上。腕表的星圖投影裡,十七顆星球的綠色區域已連成完整的光帶,最後一個閃爍的節點,是剛被喚醒的遺忘星核心區。
“隊長,聯盟總部傳來消息,遺忘星的礦道裡發現了完整的生態艙。”阿哲的聲音帶著激動,全息屏幕上出現了組震撼的畫麵:透明艙體裡,七株香樟幼苗仍在緩慢生長,營養液中漂浮的微型芯片,正源源不斷傳輸著二十年前的監測數據。林夏的目光落在艙體銘牌上——“星絮計劃·終章”,落款是祖父與周明遠的聯名。
周星帶著學員們在礦道深處清理時,發現了條隱藏的通道。通道儘頭的岩壁上,刻著幅巨大的星軌圖,每個星座都對應著一顆待修複的星球。最令人動容的是岩壁下的木盒,裡麵整齊碼放著七本日記,封麵分彆繡著七名研究員的名字。“曾曾爺爺的日記裡畫著回家的路。”周星舉著日記本輕笑,泛黃的紙頁上,祖父用鉛筆勾勒的歸鄉航線,與聯盟最新規劃的星際航道完全吻合。
火星的第一場降雨來臨時,林夏正在生態站的基因庫整理樣本。星塵草與火星微生物的共生體在雨水中瘋狂繁殖,淡綠色的菌絲沿著香樟根係蔓延,在紅土上織成細密的網絡。她突然想起祖父日記裡的話:“雨是天空的信使,會把遠方的消息帶給土地。”此刻,全息通訊裡傳來幽穀的畫麵,周溪正冒雨給“守望者1號”加固支架,樹洞裡的銅葉徽章在雨中泛著微光。
聯邦檔案館的最新解密文件顯示,當年殖民局的“淨化計劃”曾遭到七名研究員的集體抵製。他們用身體擋住爆破裝置的畫麵,被隱藏在采礦記錄的夾縫裡——祖父張開雙臂護住香樟苗的瞬間,恰好與火星生態站監控裡,周星為保護幼苗撲向沙塵暴的身影重疊。“這就是傳承。”林夏將兩張影像並排放置,“不是重複動作,是讓勇氣在時光裡發芽。”
遺忘星的生態艙修複完成那天,十七顆星球的代表通過全息投影聚在一起。當林夏將最後一塊數據芯片插入艙體時,七株香樟幼苗突然同步綻放,白色的花瓣在星軌圖的映照下,組成了完整的北鬥七星。艙體的語音係統被激活,祖父的聲音帶著電流雜音響起:“當星絮落滿星軌,就是我們回家的時刻。”
林夏的八十歲生日,選擇在幽穀的香樟林裡度過。周星的孫子周辰推著她的輪椅,在“守望者1號”前停下。樹洞裡的銅葉徽章已被歲月磨得發亮,旁邊新添了十七顆星球的土壤樣本,每個樣本上都長著微型香樟。“曾曾祖母,火星的香樟開始結果了。”周辰舉著全息果實,“種子裡的星軌密碼,能在任何土壤裡生根。”林夏撫摸著果實上的紋路,突然想起祖父說過,最好的禮物是“讓種子記得天空的樣子”。
臨終前,林夏讓周辰將她的骨灰分成十七份,撒在十七顆星球的香樟樹下。“這樣,我就能跟著它們的根係,回到每個奮鬥過的地方。”她攥著那片完整的銅葉徽章,在“守望者1號”的年輪旁輕聲說,“告訴爺爺,星絮已經歸根了。”徽章從指間滑落,嵌入樹紋的瞬間,整座香樟林突然泛起綠光,葉脈裡流淌的星軌數據,在夜空中組成了“謝謝”兩個字。
多年後,周辰在整理林夏的遺物時,發現了個未寄出的全息信。畫麵裡,年輕的林夏站在火星紅土上,身後的香樟葉正隨風飄落:“我們終會變成星塵,但那些藏在年輪裡的約定,那些刻在星軌上的信念,會像香樟的種子,在每個仰望星空的人心裡發芽。”信的末尾,附著片壓乾的薄荷葉,葉脈間的紋路,與十七顆星球的星軌圖完美重合。
幽穀的“星絮紀念館”裡,永遠循環播放著這樣一段影像:七名研究員在礦道裡點燃篝火,火星移民圍著星塵草光盾唱歌,幽穀的孩子們在香樟樹下追逐光斑。背景音裡,祖父的笑聲、林夏的叮囑、周星的呐喊漸漸融合,變成風穿過香樟葉的沙沙聲——那是宇宙寫給生命的信,字裡行間都在說:
“所謂永恒,是讓每個渺小的瞬間,都能在時光裡留下回聲。”
當第一縷陽光再次照亮香樟林,“守望者1號”的樹洞裡,新的銅葉徽章正被輕輕放入。周辰的女兒踮起腳尖,將寫著“第1000代守護者”的木牌掛在枝頭,遠處的溪岸,孩子們的笑聲驚起藍羽鳥,翅膀上的星軌紋路,在晨光中綿延向無儘的星河。
喜歡幽穀怨靈請大家收藏:()幽穀怨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