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逆?
聽到竇太後的話,陳挺差點是笑出聲來,他看著竇太後說道:“竇太後,何人想要謀逆?何人膽敢謀逆?”
“依本公所看,想要謀逆的這人,太後尚且還認識。”
說完這話,他隨手將手中的人都丟在地上。
人頭滾滾朝著竇太後而去,此時那人頭上有著血汙,有著塵土,有著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看起來臟兮兮的。
竇太後下意識的往後退了兩步,有些嫌棄的看著那人頭。
可還沒有等她開口詢問這人頭到底是誰的時候,那人頭的麵部便已經滾到了竇太後的麵前,顯露了出來.....
竇太後低著頭,下意識的看去,緊接著便一聲淒厲的叫聲響起。
“兄長?!”
竇太後直接撲向了那竇允的人頭,臉上帶著驚怒、恐懼以及些許的不可思議,她抬起頭,看著陳挺說道:“我兄長乃是大將軍!位列三公!”
“你怎麼敢如此就殺了他?!”
“你要謀逆嗎?!”
陳挺臉上帶著不屑與些許無奈的疲憊:“太後,您除了這句話難道就不會說其他的話了嗎?”
他嘲諷一笑:“至於位列三公的大將軍?陳氏當年就連所謂的徹侯都敢殺,更何況是區區一個大將軍呢?”
“再者說,大將軍勾連後宮罪同謀逆,陛下的血詔已然送到了官渡公府門口,天下眾人全都看見了!竇氏謀逆,本應該是處以俱五刑的懲罰的,隻是我看在竇允乃是太後的血親,所以才給了他一個體麵而已。”
陳挺笑著看向竇太後:“太後,此時您且先彆顧著傷心竇允之死了。”
他的麵容此時變得冷冽而又帶著些許的嘲諷:“您便是竇允勾連的那個後宮之人,我自然不會殺了您,但這後宮之中有的是讓您痛苦的辦法!”
“依照當年的舊例,以及太祖皇帝所留下來的遺詔,後宮與前朝霍亂乾政者,廢為尋常黔首,必然出家為姑子。”
陳挺垂眸看向太後:“日後的幾十年,您便在宮中佛堂懺悔吧。”
在轉身之前,陳挺還看著竇太後說道:“對了,竇太後——”
“雖然竇氏是誅滅九族的大罪,但因為竇氏乃是太宗文皇帝的妻族,昔年的竇氏一族也是為大漢立下過汗馬功勞的,所以依照當年呂後舊案的處理方法,可以為竇氏留下一脈子嗣傳承。”
陳挺笑眯眯的,看起來十分溫柔和善:“您若是活著,陛下好歹是會顧念些許母子之情照拂一下這兩個三四歲孩童的,日後就算是遇到赦免,留在京都之中,勉強過活也是有機會的。”
“可.....若是您死了,您覺著陛下心中還會對竇氏有絲毫的情誼嗎?”
說完之後,轉身便走了。
隻剩下竇太後坐在那裡,懷中抱著竇允的項上人頭,身上華麗的袍子上沾滿了塵土與臟汙,與先前的囂張與奢華模樣完全不同。
她呆呆愣愣的坐在那裡,整個人像是死了一樣。
竇太後明白,自己剩下的時間都要努力的活著——哪怕是受無儘的苦,也要繼續活著,哪怕是在佛堂之中吃齋念佛,孤獨終老,她也要好好的活著。
因為.....她活著一天,皇帝就會礙於她的麵子對竇氏稍微有所照拂,而她若是死了,皇帝隻會恨透了竇氏!
為了竇氏的子嗣傳承......
她要活著。
還要竭儘全力的去討好皇帝。
這是陳氏給皇帝留下來的保障之一。
也是陳氏給自己留下來的保障。
殺了竇允簡單,甚至是殺了太後也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並不算困難,可是.....殺了太後之後呢?
皇帝現在是恨透了太後,可是太後畢竟是皇帝的親生母親!
若是殺了....
誰知道皇帝會不會在心中記恨陳氏?
雖然陳氏也並不在意這些罷了,但...能夠不這樣子做,為什麼非要給自己找難度呢?
更何況,殺了一個人,哪有如此磋磨她讓人來的痛快呢?
太後也好,竇允也好,前歲掌權之後可是沒少辱罵陳氏,此時落在陳挺的手中...那可是遭了老罪了。
畢竟,陳挺這個人,是陳氏公認的心眼最小的人。
.........
未央宮中
此時的皇帝已經不著急了,畢竟他已經從這幾個羽林軍的口中套出來了話,並且知道了陳氏當代官渡公陳挺在得知他送去的詔書後,直接翻身上馬,像是當年的慶侯殺了王太後的兄長一樣直接殺了竇允!
但此時,他又有些著急和猶豫了。
官渡公入宮已經這麼長時間了,聽聞是徑直去了太後那裡.....官渡公會殺了太後嗎?
若是真的殺了.....
皇帝的眼睛中閃爍著猶豫和迷茫,他不知道,若是陳挺真的殺了太後,自己該如何麵對陳挺....那畢竟是他的生身母親啊!
哪有孩子不奢求母親的愛呢?若是有,也是十分稀少的。
哪怕是皇室也同樣如此,這是生物的本能,這是人的本能。
“踏踏踏——”
大殿外,一陣腳步聲響起,陳挺的身影走了進來,麵容中帶著謙遜之色,身上的衣袍都已經換了一身乾淨的。
雖然陳氏一直有“入朝不趨”的恩典,但此時的陳挺還是小步走到了皇帝的麵前。
“臣陳挺,參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