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風拿著麵包手停在半空,眼神複雜。沒有幸災樂禍,那太低級。但要說完全沒想法,自欺欺人。那個索伯席位,本該是他的……如果不是那該死“黑幕”。
一種微妙感覺心底蔓延。既對恩比德處境一絲同情——f1壓力不是誰都能承受,也有對自己能力篤定——換我,絕不會犯這種錯誤!更深處,一股被壓抑渴望,像蟄伏火山,感受到地殼震動。
那不該是他的位置,被一個不如自己的人占據,然後看那個人在高壓下步履蹣跚、摔得難看。那份不甘化作尖銳刺痛,伴隨被壓抑的憤怒,在胸腔翻湧。機會,往往誕生於彆人失誤,但這種機會來得太晚,代價太高昂——是他本應得到的東西。
“機會,往往誕生於彆人失誤。”舒馬赫聲音腦海響起,平靜無波,“但這不意味著你可以坐等。你需要用自己表現,去‘創造’機會,而不是‘等待’彆人施舍。”
“專注你自己的比賽,小子。”舒馬赫聲音帶著不容置疑專注,“吉達,我們需要新策略。”
“嗯。”林逸風放下啃一半、乾得掉渣羊角麵包,隨手關掉刺眼新聞頁麵。索伯混亂是彆人麻煩,他現在有自己硬仗要打。他點開筆記本電腦f2吉達站賽道資料,密密麻麻數據和地圖瞬間填滿屏幕。
林逸風閉上眼。眼前一黑,隨即,酒店房間嘈雜背景音如同潮水退去。一條虛擬、由光線和數據流構成賽道在他意識深處迅速構建、延展。不是簡單回憶,更像一種全息投影,直接投射在他感知中。
“坐進去。”
他“坐”進虛擬駕駛艙,雙手下意識握緊並不存在方向盤。吉達賽道“眼前”鋪開,兩側幾乎觸手可及虛擬護牆。
“跑起來,比賽速度。”思維即是引擎。虛擬賽車瞬間加速,強烈g值模擬信號衝擊神經。
“三號彎,刹車點延遲零點零二秒,入彎速度提升零點五公裡每小時……”他腦海中閃過數據指令,雙手微調方向盤角度。
高速十三號彎,帶著刹車切入彎心,車尾動態活躍;緊接著二十二和二十三號盲彎組合,視線被護牆壓縮到極致,幾乎純粹依靠節奏和對賽車極限本能感知駕駛。
然後是那條能讓引擎哀嚎超長大直道,以及儘頭那個極度考驗刹車點判斷、稍有不慎就會輪胎鎖死一號發卡彎。
“再來一次,這次推到極限。”舒馬赫聲音像冷峻旁觀者。
林逸風猛打方向,虛擬輪胎發出尖銳嘶鳴。
“極限邊緣,很好。”
他的記憶宮殿裡,吉達賽道被拆解成冰冷的數據流。每一塊補丁,路肩傾角,護牆廣告模糊影子,甚至不同彎角處空氣流動的細微差異。計算器林逸風上線。冰冷,高效。
“還不夠。”舒馬赫的聲音像一把精準的標尺。衡量他的表現。
“你在看賽道。不是讀賽道。記住數據流,分析它們,預測它們的變化。”
虛擬場景疊加信息層。不同的行車線高亮標出。有的貼近彎心,有的犧牲入彎,追求更好出彎速度。氣流模擬數據覆蓋賽道,顯示跟車時亂流影響區域。輪胎溫度和磨損實時數據條出現在虛擬儀表盤上,隨著圈數增加變化。
喜歡f1:開局車王教我開賽車請大家收藏:()f1:開局車王教我開賽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