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車衝出維修通道,像一頭受傷後被重新趕回鬥獸場的野獸。
第十五名。
這個數字通過方向盤上的顯示屏,刺入林逸風的視網膜,像一根滾燙的針。他一拳砸在方向盤上的動作幾乎是下意識的,巨大的力道讓碳纖維外殼發出沉悶的“咚”的一聲。
“fk!”
無線電裡,一聲壓抑著極致憤怒的咒罵,讓p房裡的所有人都心頭一緊。羅伯托·奇亞帕張了張嘴,卻沒發出任何聲音。此刻任何安慰的話語都是蒼白的汽油,隻會點燃駕駛艙裡那片即將燎原的怒火。
然而,預想中的暴怒沒有持續。
那聲咒罵之後,無線電陷入了死寂。
林逸風閉上了眼睛,僅僅一秒。再睜開時,那雙燃燒著火焰的眸子,已經冷卻成了西伯利亞的冰湖。所有熱血、不甘、狂怒,都被瞬間抽離,沉入意識的最深處。取而代之的,是絕對的、非人般的冷靜。
“冰人ethan”上線。
“羅伯托,報告與前車時差,報告賽車空氣動力學數據損失預估,報告輪胎最佳工作窗口。”
他的聲音平穩得像一段預錄的ai語音,不帶任何情感起伏,隻有純粹的數據請求。
羅伯托愣了一下,立刻回神,語速飛快地報出一連串數據。趙思寧在p房裡,看著屏幕上那輛法拉利sf71h的軌跡,眼神亮了起來。
她知道林逸風切換了模式。那個中二的“圍場音爆小子”被關進了籠子,現在掌控著這台鋼鐵猛獸的,是一個“計算器”。
林逸風的大腦已經變成了一座高速運轉的中央處理器。賽道記憶宮殿被瞬間激活,上海國際賽車場每一寸瀝青、每一塊路肩、每一個刹車點的細節都以三維數據的形式在他腦中展開。受損的底板導致下壓力損失約15,這意味著在高速彎中,賽車的動態會變得極不穩定。
常規的賽車線已經作廢。
他必須找到一條全新的、隻屬於這台“瘸腿”賽車的線路。
哪裡可以晚刹車,用更激進的方式把車扔進彎心?哪裡需要犧牲入彎速度,以換取更平順的出彎,保護脆弱的輪胎?所有的數據在腦海中碰撞、演算、重組,最終生成了一條幽靈般的光帶,覆蓋在現實的賽道上。
“我要開始了。”林逸風在無線電裡說。
這不是宣告,是通知。
下一圈,他的圈速僅僅比正常慢了0.4秒。
“我的天!在底板如此嚴重受損的情況下,他隻慢了不到半秒!這怎麼可能!”英國天空體育的解說員大衛·克羅夫特驚呼,“法拉利到底對這台車做了什麼?不,是林逸風對這台車做了什麼!”
賽道上,那抹血紅色的魅影開始了瘋狂的狩獵。
他像一個最精於算計的刺客,從不浪費一絲一毫的動能。第十四位,索伯車隊的馬庫斯·埃裡克森,林逸風在他身後緊逼了半圈,就在大直道前的最後一個彎,林逸風選擇了一個異常靠內的線路,幾乎是貼著路肩衝了過去。這個線路犧牲了出彎速度,但為他爭取到了進入大直道時的內線優勢。
埃裡克森下意識地封堵外線,卻發現那輛法拉利如同鬼魅般從他內側的視覺盲區鑽了出來!
超越!乾淨利落!
第十三位,第十二位……
他每一次超車,都像是一次外科手術式的精準切割。利用前車的氣流、利用對方輪胎的衰減、利用每一個稍縱即逝的失誤。他駕駛的不再是一台賽車,而是一個計算工具,轉向、油門和刹車的踩踏,都是無數次數據演算後得出的最優解。
p房裡,法拉利的工作人員已經忘記了呼吸,所有人都站著,死死盯著屏幕。這已經不是在比賽,而是在見證一場奇跡。
與此同時,賽道的前方,戰局同樣激烈。
裡卡多駕駛著紅牛賽車一騎絕塵,無人能撼動他的領跑位置。而林逸風的隊友,夏爾·勒克萊爾,則憑借著穩健的發揮,悄然升至第二位,並且一度將與梅賽德斯的博塔斯之間的差距拉開到1.5秒。
“夏爾乾得漂亮!保持住你的節奏!”他的比賽工程師在無線電裡鼓勵道。
但博塔斯,這位芬蘭“冰人”二號,同樣不是善茬。他駕駛的梅賽德斯賽車在直道上擁有著微弱的優勢。一圈又一圈,他像狼一樣緊緊咬住勒克萊爾,不斷用drs施加壓力。
年輕的摩納哥天才頂住了前三次進攻,在刹車區的極限防守,將博塔斯擋在身後。現場的法拉利車迷爆發出陣陣歡呼。
然而,在比賽的最後階段,輪胎的衰減成為了決定性因素。博塔斯更有經驗,他對輪胎的管理更勝一籌。在倒數第三圈的大直道上,博塔斯再次開啟drs,這一次,他憑借著更健康的輪胎和賽車優勢,沒有給勒克萊爾任何機會,乾脆利落地完成了超越。
“啊……可惜!”勒克萊爾的無線電裡傳來一聲懊惱的歎息。
最終,方格旗揮舞。
紅牛車隊的丹尼爾·裡卡多,以一個完美的策略和無可挑剔的駕駛,贏得了2018賽季f1中國大獎賽的冠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梅賽德斯的博塔斯獲得亞軍。
夏爾·勒克萊爾,這位法拉利的新星,再次登上了領獎台,他將賽車停在第三名的位置上,臉上寫滿了拚儘全力的疲憊和一絲遺憾。
而當鏡頭給到成績榜時,全場觀眾爆發出了一陣甚至不亞於冠軍衝線時的掌聲。
第八名:林逸風。
從第十五位開始,駕駛著一台底板嚴重受損的賽車,在一場需要極致下壓力的比賽中,他硬生生追回了七個位置,搶下了4個寶貴的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