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個深夜,比諾托獨自一人站在巨大的引擎測試台前,看著屏幕上那條令人沮喪的功率曲線,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襯衫的後背早已被浸濕。挫敗感像潮水一樣,幾乎要將這位技術領袖吞沒。
林逸風在摩納哥短暫的休整後,也回到了意大利。他沒有去打擾引擎部門,但他每天都會收到一份來自奇亞帕的簡報。
“還在攻關。”
“遇到了一些麻煩。”
“馬蒂亞已經三天沒回家了。”
林逸風將手機放下,走進模擬器。他將賽道設置為下一站的蒙特利爾——吉爾·維倫紐夫賽道。
這是一條力量型的賽道。長長的直道,緊接著是暴力的重刹車區,對引擎的功率和刹車的穩定性要求極高。
他在模擬器裡一圈又一圈地跑著,每一次駛出最後一個減速彎,全力踩下油門衝向終點線時,他都能清晰地“感受”到,那台虛擬的sf90在長直道上的掙紮。
他需要更多的力量,需要那顆能夠與銀箭抗衡的心臟。
突破,發生在又一個看似無望的淩晨。
一位年輕的工程師,在對比了上百組失敗的數據後,提出了一個反向設計的想法——改變燃燒室頂部的渦流形態。
這個看似微小的改動,卻像一把鑰匙,瞬間打開了所有的枷鎖。
全新的燃燒室優化方案在幾個小時內成型。當它被裝上測試台架,比諾托親自按下了啟動按鈕。
引擎的轟鳴聲不再是之前的沉悶,而是變得高亢、清亮,充滿了爆炸性的力量感。控製室裡,所有工程師都屏住了呼吸,死死盯著功率輸出的屏幕。
曲線一路攀升,輕鬆突破了之前的瓶頸,最終穩定在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測算結果出來了!”數據分析師的聲音帶著顫抖,“根據模型推算,新的燃燒室設計,能夠彌補……能夠彌補燃油流量限製所帶來功率損失的……大約50!”
整個控製室瞬間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歡呼,比諾托緊繃了幾周的臉,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他疲憊地靠在椅子上,感覺身體的每一塊肌肉都放鬆了下來。
一半,已經足夠了。
林逸風是在模擬器室裡接到羅伯托的電話的。
“成功了,ethan!我們找回了一半的馬力!”
林逸風握著方向盤的手猛地一緊。他的眼中瞬間迸發出炙熱的光芒,那是一種獵人終於等到自己最鋒利的武器時才會有的眼神。
50!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
在巴林,在西班牙,他們就是在直道上被梅賽德斯輕鬆超越。這失去的一半動力,就是他們與冠軍之間那道看似無法逾越的鴻溝。現在,這道鴻溝被填上了一半。
他們,有了真正一戰的資本!
幾天後,法拉利賽季中期的內部會議上。
瓦塞爾站在台前,環視著在場的每一個人——車手、工程師、策略師、管理層。
“我有一個好消息要宣布。”他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中,“經過引擎部門不懈的努力,我們將在加拿大站,投入全新的引擎升級套件。”
會議室裡響起一陣壓抑不住的騷動。
瓦塞爾抬手示意大家安靜。“這將是我們本賽季最重要的一次技術升級。它不會讓我們立刻超越對手,但它會給我們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從現在開始,全隊進入最高備戰狀態。蒙特利爾,將是我們的試金石。”
林逸風坐在台下,目光與瓦塞爾在空中交彙。他看到對方眼中的期許和信任,他攥緊了拳頭。
會議結束後,他再次走進了模擬器。
屏幕上,蒙特利爾賽道的影像飛速後退。他一遍又一遍地衝過那條賭場直道,感受著模擬器根據新數據反饋出的、那股澎湃的推背感。
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賽道的最後一彎。
那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右手減速彎,出口處緊貼著一麵牆。牆上刷著一行醒目的標語——“bienvenueauebec”歡迎來到魁北克)。
但這麵牆,在賽車圈裡有另一個更響亮的名字。pions”——冠軍牆。
無數世界冠軍曾在這裡折戟沉沙,飲恨退賽。
林逸風的嘴角,微微上揚。
加拿大,他來了。這場真正的戰爭,終於要開始了。
喜歡f1:開局車王教我開賽車請大家收藏:()f1:開局車王教我開賽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