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薩基爾賽道。
清晨六點的太陽已經帶上了灼人的溫度,將瀝青路麵烤得升起陣陣熱浪。
維修區通道內,阿爾法·羅密歐車房的卷簾門第一個升起。引擎的預熱聲浪劃破了黎明的寧靜,技師們的身影在c41賽車旁有條不紊地移動,扳手的金屬碰撞聲清脆而密集。
車房一角的陰影裡,林逸風穿著車隊poo衫,雙臂環抱,目光落在即將駛出車庫的24號賽車上。
周冠宇已經穿戴整齊,與他的比賽工程師約恩·貝克爾做著最後的溝通。
“上午的計劃是長距離,穩定為主,多收集數據。”約恩·貝克爾拍了拍周冠宇的肩膀,“彆推得太狠,保護好輪胎。”
周冠宇點頭,戴上頭盔,最後隔著麵罩對林逸風的方向比了個大拇指。
林逸風回以一個頷首。
c41賽車在引導棒的指示下緩緩駛出,彙入維修區通道,引擎聲浪由近及遠,最終消失在賽道的第一個彎角。
上午的測試枯燥而漫長。
車房內的氣氛緊張而專注。數據屏幕上,周冠宇的圈速穩定在一個區間內小幅波動,車輛的各項參數以綠色字符流淌,一切正常。
午餐時間前,周冠宇完成了他上午的全部測試裡程,將賽車安全帶回。
最終,他的圈速定格在測試榜的第10位。一個對於中遊車隊來說,不好不壞,相當紮實的位置。
他摘下頭盔,汗水浸濕了額發,正貼著臉頰。他沒有休息,直接走到數據屏幕前,拉過一張椅子,指著遙測圖上的一段曲線,對約恩·貝克爾比劃著。
“t10的出彎,後輪有點滑動,感覺抓地力衰減比預想的快。”
“是機械抓地力還是空氣動力學的問題?”技術總監揚·蒙肖端著一杯黑咖啡走過來。
“更偏向機械側,車身姿態有些不穩定。”周冠宇的描述很清晰。
工程師們立刻投入到新一輪的討論中,鍵盤敲擊聲此起彼伏。
車隊領隊趙思寧站在人群外,她沒有說話,隻是看著屏幕上那個“p10”的字樣,端著咖啡杯的手指輕輕摩挲著杯壁。滿意,但不夠。她很清楚,這個成績在賽季開始後,可能連積分區的門都摸不到。
她的目光,越過人群,落在了那個一直沉默著的17號車手身上。
下午一點半,巴林的氣溫達到頂峰。
林逸風坐進了那台上午還屬於周冠宇的c41駕駛艙。
座艙內,一股混雜著汗水、燃油和橡膠的氣味撲麵而來。他沒有在意,隻是伸出戴著手套的右手,用指節,輕輕敲擊方向盤中心阿爾法·羅密歐的隊徽。
一次,兩次,三次。
他閉上眼。
整個世界瞬間安靜下來。電視解說的激情、車房內的嘈雜、外界的期待與質疑……統統消失。
腦海中,巴林賽道的每一個數據點,每一個刹車標記,每一條輪胎印,都化作冰冷的數字流,清晰浮現。
【出場圈,暖胎程序a,t4t10重點加熱左側輪胎。】
【第一計時圈,目標1分32秒5。】
【t1,刹車點95米,2檔過彎,注意控製出彎時的輪速差。】
他再次睜開眼時,那股場下的熱血氣息已經蕩然無存。
“aex,無線電檢查。”他的聲音通過頭盔內的麥克風傳出,平直,沒有任何情緒起伏。
“oudandcear,ethan。”比賽工程師亞曆克斯·陳的聲音在耳機中響起,“賽道暢通,可以開始了。”
引擎的咆哮聲調陡然升高了一個八度,c41像一支離弦的箭,衝出了維修區。
出場圈,他的動作標準得像教科書。暖胎,變線,重刹,一切都為了讓這台c41的四條輪胎達到最佳工作溫度。
衝過起跑線,drs開啟,引擎的聲浪瞬間變得尖銳。
第一個計時圈開始。
維修區內,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屏幕上。
代表林逸風的那個光點,在賽道圖上以一種驚人的速度移動。
“第一計時段,比p1慢了0.2秒!”一名數據工程師下意識地喊了出來。
揚·蒙肖的眉毛挑了一下,但沒說話,隻是身體微微前傾。
“第二計時段……是紫色!”
車房裡響起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紫色,代表全場最快。。巴林的第二計時段包含了大量的技術彎角,最能考驗車手的節奏和對賽車的控製。
周冠宇站在屏幕前,拳頭不自覺地握緊。他上午跑了幾十圈,很清楚這台車的極限在哪裡。但林逸風此刻做出的時間,已經超出了他對這台c41的認知。
賽車衝過終點線。
屏幕上,屬於17號車的成績瞬間刷新。
【131.842】
排名從p10,直接跳到了p5。
“我的上帝……”亞曆克斯·陳看著數據,喃喃自語,“他比周上午的最佳圈速,快了將近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