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帝師,自請辭官,去當了個雲遊道士,一定有他的道理吧。
為什麼呢。
寒窗苦讀,磋磨上湧,難道不就是為了出人頭地嗎。
是覺得山頂的風景與預想的不同嗎。
羨輕鳶覺得,生活去了一半色彩,但是他還是想往上走。
人活一世,不就是要乾出點什麼成績嗎。
有無來世還未可知。
活著就是要體驗啊。
他想知道什麼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他聰慧,皇城裡有無數人仰慕他。
他俊朗,天下有無數女兒愛慕他。
走街收贈花,駕車遇灑果。
‘花歡釀’成大喜之日相愛之人交杯喜酒。
又有傳說,仙人林春攜愛花,皇城中,多次複刻無溪男女老少皆佩花盛景。
人怕出名豬怕壯。
這樣有才華俊美的年輕男人,自然遭人嫉妒。
他們說……
“林春攜,搜其詩詞,‘問雲不問月,問商不問賈’,其中‘商’字,難道不是指前朝皇姓‘商’嗎?
難道此子有逆反之心?
此子詞雲,‘襄時多神將’,難道我川臨沒有神將嗎?‘襄陵多香土’那麼喜歡襄陵的墳堆啊?還是喜歡是舊朝?
‘春神慈悲麵,或許商雁歸’,其雁歸,似乎是前朝戰將小字,難道此子與前朝餘孽有關聯?”
人正不怕影子斜。
可壞話總讓耳朵歪。
不得重用。
少為召見。
固疆十四年十月,羨輕鳶一怒之下,自請離去。
去了淮河南。
青淮清歡地,舊時淮王朝故都。
如今地名便叫清歡。
他從四品的九廟寺少卿,自請為清歡知府。
四品變五品,他又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
他到任的時候,已經是深秋了。
閒暇的時候會牽著年幼的兒子,出去走走。
瞧著淮王宮遺址,不免唏噓,二十八歲的他像個老頭,嘖嘖的評價道:“書載淮王宮覆一百一十二裡,今朝不見其輝煌,隻得窺見史冊簡記,壽王暴虐,兄弟為彘,後妃美者為羹,掠臣妻,亂姊母,臣頭為器,臣子為奴,食子髓腦,亂子華框,還為秘史。”
牽著他手的孩子重複了一聲,“秘史。”
羨輕鳶也嗯了一聲作為回應。
新官上任,是要拜天神的。
原本他不信這些。
但是有人離去,他也相信會有鬼神,會有來世。
他也總是猜疑。
世間若有神明,為何光在天上看熱鬨啊!
不是什麼好神,不是什麼好神!
新官拜社稷,拜穀神,求安年。
可見這神屁用沒有。
才拜完社稷穀神,次年就遭了冰雹。
遭神遭神遭神!
屁用沒一點還建這破廟乾什麼!
清歡下,有淮河河東縣,他見災年人饑,廟堂滿供,災年,神像下竟日日換鮮果。
當即大怒,掄起大錘,將廟中神像砸了個稀巴爛。
清歡子民嚇的不得了。
說什麼,‘毀壞神像,是要遭報應的!’
一待。
二待。
三待。
清歡知府林春攜沒病沒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