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晨光如絹,輕柔地鋪展在驕陽醫院的門診大廳。喧嚷聲似潮水漫湧,掛號窗口前人流如織,問診聲、腳步聲與醫療器械的輕響,編織成一曲忙碌的市井樂章。名醫榜上鎏金的字跡灼灼生輝,每位醫者的診室皆被求診者圍簇,似星辰引動眾望。
大廳的導診台前,一位麵容憔悴的病人微微前傾,眼中浮著層薄霜般的倦怠,卻又燃著簇簇希翼:“勞駕,白驕陽大夫今日可在?”話音未落,指尖已無意識地蜷起,似怕驚散了這問句。導診護士笑意溫軟,抬手指向診室方向,那手勢如春風拂過。病人道過謝,腳步匆匆卻又帶著幾分躊躇,行至大廳側畔的醫生簡介處。
一方古雅的展示板靜立其間,嵌著諸位醫者的介紹。病人湊近,目光如細針穿梭於字裡行間。白驕陽的介紹在柔光下流轉:從醫歲月、精研之術,每一字皆似落在心湖的石子,蕩開漣漪。他的指尖輕輕撫過板麵,似在觸摸一份穿越時光的承諾。
繼而,他移步至白驕陽的診室門外。門虛掩著,一道溫醇的問診聲潺潺流出。他微踮足,透過那隙微光望去:白驕陽正凝眸於病曆,手中筆鋒遊走如蝶,眼神溺著關切,似能望穿病症後的沉屙。診室中,藥香與墨香纏綿,在暖光裡輕舞。
“您尋白大夫?那可是尋著福星了!”旁側排隊的病人忽笑著搭話,“我先前也是揣著忐忑來的,白大夫那叫一個心細如發,開的方子更是藥到春生。”另一人亦笑著點頭:“正是!白大夫醫道高妙,待人又溫雅如春風,經他診治,病痛先自去了半分。”這些話似流泉,淌入他心間,硬結的憂慮如薄冰遇暖,悄然融了。
他長籲一口氣,眉梢眼角俱是鬆快。這一番探尋,從導診台到簡介板,從診室門縫到病友言談,每一步皆在印證:這,便是他翻山越嶺、一心奔赴的良醫白驕陽。光陰在此刻仿佛被調慢了齒輪,唯留對痊愈的渴盼,在心底抽芽,裹著一縷詩意的從容,靜候繁花開遍。
門診室內,時光仿若被揉碎在一片靜謐與忙碌交織的氛圍裡。“下一位,九十八號。”門診護士那清脆如銀鈴般的聲音,在略顯嘈雜的候診廳中響起,如同一葉扁舟,劃破了湧動的人潮。
劉長庚聞聲起身,他的步伐帶著一絲拘謹與期待,仿佛每一步都踏在命運的弦上。他緩緩穿過那道略顯沉重的門簾,邁進了診室。室內,淡淡的藥香與消毒水味交織,似一首無聲的歌,吟唱著健康與希望的旋律。
白驕陽端坐在桌前,眉眼間透著一股沉靜與專注,似深山古寺中參透醫道的隱者。劉長庚雙手微顫,將早已整理好的病情資料,如同捧起一生的祈願般,恭恭敬敬地遞了過去。那資料,在他手中仿佛承載著生命的重量。
白驕陽微微頷首,修長的手指輕輕接過資料,動作輕柔而穩重。他的目光,如同一束精準的探照燈,迅速掃過每一頁紙張,不放過任何一絲細節。突然,他的眼神定住了,像是被磁石吸引,落在了一張肺部檢查單上。他的眉頭微微蹙起,似山巒間聚起的一抹陰雲。“怎麼這麼多結節呢……”他的低語,像是在問自己,又像是在與這複雜的病症對話。那聲音很輕,卻在這小小的診室裡,如重錘般落下,震得空氣都似乎停滯了一瞬。
窗外,偶爾有微風拂過,帶著些許春日的芬芳,輕輕撩動著窗紗。可此刻,診室裡的兩人,都無暇顧及這自然的饋贈,他們的世界,被這張檢查單上的信息緊緊纏繞,一場關於健康與生命的探尋,才剛剛拉開帷幕。
胸廓對稱,雙肺透亮度增強,雙肺支氣管血管束增多增粗,右肺上葉、下葉及左肺散在索影。g49)、左肺上葉前段(g98)、左肺上葉下舌段(ig162)、左肺下葉前內基底段(g183)、左肺下葉外基底段(g131、)、左肺下葉後基底段(g199)、g57)、右肺中葉外側段(g158)、右肺中葉內側段(g139、145、149、164、171)、右肺下葉背段(g112、115、120、123)、右肺下葉前基底段(g174)、右肺下葉外基底段(g147)、右肺下葉後基底段(g207)可見實性結節,最大的位於右肺下葉背段(g123),大小約8x6,右肺下葉背段(g127)、右肺下葉後基底段(g171)可見2個鈣化結節。
肺門不大,縱隔居中,氣管、主支氣管通暢。
心影不大,動脈及冠狀動脈壁少許高密度影。
縱隔內未見明顯腫大淋巴結影。
兩側胸腔內未見明液及胸膜增厚。
白驕陽輕輕拈起那張化驗單,目光如同一束精準的探照光,一寸寸掃過上麵密密麻麻的字跡與數據,每一個符號都像是隱匿在迷霧中的線索。緊接著,他翻開過往治療記錄,紙張在指腹間沙沙作響,似歲月低聲訴說著曾經的診療故事。那些或長或短的病程、或有效或無果的嘗試,都被他敏銳捕捉,收納進心底的思考版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後,他將目光投向劉長庚,眼中滿是關切與沉穩。他伸出手,指尖輕觸劉長庚的脈搏,似有若無的跳動,在他指下傳遞著身體深處的秘密。此刻,診室裡靜極了,唯有那脈搏的律動,如同一葉扁舟,在時間的長河裡搖曳生姿。白驕陽微閉雙眸,似在與這神秘的韻律對話,感知著氣血的流轉、臟腑的興衰。
“最近五年,呼吸道和肺部可有什麼特彆的情況?”他的聲音,低沉而柔和,仿佛春日裡的微風,輕拂過草地。劉長庚微微一怔,思緒瞬間被拉回到那些或長或短的患病時光,他努力搜尋著記憶深處的細節,一一作答。白驕陽靜靜傾聽,眼神專注,偶爾輕輕點頭,似在與時光深處的病症共鳴。
問罷病史,白驕陽又抬眸,細細端詳劉長庚的麵色。那麵色,如同一幅略顯斑駁的畫卷,潛藏著身體的真相。緊接著,他示意劉長庚伸出舌頭,那舌苔的薄厚、色澤,在他眼中皆是病症的外顯,是自然與身體交織的密碼。
“平日裡飲食、睡眠、二便如何?”這看似尋常的問題,卻如同一把精巧的鑰匙,試圖開啟身體隱藏的大門。劉長庚如實相告,白驕陽默默記在心裡,那些瑣碎的日常細節,在他心中逐漸勾勒出一幅完整的健康圖景。
末了,白驕陽微微凝眉,似有輕愁籠於眉間。他微微仰首,目光投向遠處,卻又似穿透時空,在浩渺的醫理星辰中穿梭。片刻之後,他唇角微微上揚,一絲篤定的笑意浮現,心中已然有了應對之策。那是知識與經驗交織的光芒,是醫者仁心對病症的有力回應。
中醫就診門診病曆
一、患者
劉某,男,67歲
二、主訴
咳嗽、胸悶伴乏力數月,肺部檢查發現結節。
三、四診信息
1.望診:麵色少華,形體偏瘦,舌淡暗,邊有瘀點,苔薄白膩。
2.聞診:呼吸稍促,氣息平穩,無異常氣味。
3.問診:咳嗽,痰白量少,胸悶時作,神疲乏力,動輒汗出,納食一般,眠可,二便調。
4.切診:脈細澀。
四、中醫病情分析
患者肺氣虧虛,肺主氣司呼吸功能減弱,故見咳嗽、乏力、汗出;肺氣虛則宣降失常,津液輸布失常,聚而為痰,痰濁內蘊;氣機不暢,血行受阻,痰瘀互結於肺,日久形成結節。舌淡暗有瘀點、苔薄白膩,脈細澀,均為氣虛痰瘀互結之象。
五、中醫診斷
疾病診斷:肺積肺結節)。
證型診斷:氣虛痰瘀互結證。
六、診療方案
治法:益氣化痰,祛瘀散結。
方藥:補肺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配合軟堅散結之品。
七、選方用藥
補肺湯:黃芪30g補肺氣)、黨參15g益氣健脾)、白術12g健脾燥濕)、茯苓15g健脾滲濕)、甘草6g調和諸藥)、杏仁10g降氣止咳)。
桃紅四物湯:桃仁10g活血化瘀)、紅花10g活血通經)、當歸12g養血活血)、川芎10g行氣活血)、熟地15g滋陰養血)、赤芍12g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白芍12g養血柔肝)。
化痰軟堅:陳皮10g理氣化痰)、半夏10g燥濕化痰)、浙貝母15g清熱化痰,散結消癰)、夏枯草15g清肝瀉火,散結消腫)、牡蠣30g軟堅散結)、鱉甲15g滋陰潛陽,軟堅散結)、穿山甲6g活血消症,通經下乳)、昆布15g消痰軟堅,利水消腫)、海藻15g消痰軟堅,利水)、蘇子10g降氣化痰)、萊菔子10g消食除脹,降氣化痰)。
祛瘀消症:三棱10g破血行氣,消積止痛)、莪術10g破血行氣,消積止痛)。
八、方劑來源
補肺湯出自《永類鈐方》,功能補肺益氣;桃紅四物湯由《醫宗金鑒》四物湯加桃仁、紅花而成,功在養血活血。合方加減以益氣化痰、祛瘀散結,配合軟堅之品,針對氣虛痰瘀互結之肺積肺結節)。
九、具體處方
黃芪30g黨參15g白術12g茯苓15g甘草6g杏仁10g陳皮10g半夏10g桃仁10g紅花10g當歸12g川芎10g熟地15g赤芍12g白芍12g三棱10g莪術10g浙貝母15g夏枯草15g牡蠣30g先煎)鱉甲15g先煎)穿山甲6g先煎)昆布15g海藻15g蘇子10g萊菔子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溫服。
醫囑:避風寒,調情誌,忌辛辣油膩之品,定期複查肺部ct,不適隨診。
處方的詳細解讀
一、各味藥物解讀
1.黃芪
性味歸經:甘,微溫。歸肺、脾經。
功能主治: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癰疽難潰,久潰不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現代藥理研究: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
2.黨參
性味歸經:甘,平。歸脾、肺經。
功能主治:健脾益肺,養血生津。用於脾肺氣虛,食少倦怠,咳嗽虛喘,氣血不足,麵色萎黃,心悸氣短,津傷口渴,內熱消渴。
現代藥理研究:能增強免疫力、擴張血管、降壓、改善微循環、增強造血功能。對化療放療引起的白細胞下降有提升作用。
3.白術
性味歸經:苦、甘,溫。歸脾、胃經。
功能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
現代藥理研究:有明顯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能促進電解質尤其是鈉的排出;有強壯作用;能抑製子宮平滑肌收縮;有抗菌、抗腫瘤、抗氧化等作用。
4.茯苓
性味歸經: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
功能主治: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於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現代藥理研究:有鎮靜、抗腫瘤、增強免疫功能、利尿、降低胃酸含量、保護胃黏膜等作用。
5.甘草
性味歸經:甘,平。歸心、肺、脾、胃經。
功能主治:補脾益氣,潤肺止咳,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現代藥理研究:有抗炎、抗過敏作用,能保護發炎的咽喉和氣管黏膜;有鎮咳、祛痰作用;能抗酸和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還能解毒,對某些藥物中毒、食物中毒、體內代謝產物中毒等均有一定的解毒能力。
6.杏仁
性味歸經:苦,微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
功能主治: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用於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腸燥便秘。
現代藥理研究:所含苦杏仁苷在體內能慢慢分解,產生微量的氫氰酸,對呼吸中樞有鎮靜作用,使呼吸運動趨於安靜而奏鎮咳平喘之效;此外,還有一定的抗炎、鎮痛作用。
7.陳皮
性味歸經:苦、辛,溫。歸脾、肺經。
功能主治: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用於脘腹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
現代藥理研究:有促進消化液分泌,排除腸管內積氣,增加食欲等作用;能使支氣管擴張,痰液易咯出;還有抗炎、抗過敏、抗菌等作用。
8.半夏
性味歸經: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
功能主治: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於濕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外治癰腫痰核。
現代藥理研究:有鎮咳、祛痰、止吐、調節胃腸功能、抗癌、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其鎮咳作用主要有效成分為生物堿,祛痰作用可能與所含的多糖類有關。
9.桃仁
性味歸經:苦、甘,平。歸心、肝、大腸經。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用於經閉痛經,瘕瘕痞塊,肺癰腸癰,跌撲損傷,腸燥便秘,咳嗽氣喘。
現代藥理研究:有擴張血管、抗凝血、抗炎、抗過敏、鎮痛等作用;所含脂肪油能潤滑腸道,促進排便。
10.紅花
性味歸經:辛,溫。歸心、肝經。
功能主治: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用於經閉,痛經,惡露不行,症瘕痞塊,胸痹心痛,瘀滯腹痛,胸脅刺痛,跌撲損傷,瘡瘍腫痛。
現代藥理研究:有興奮子宮、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抗凝血、抗血栓形成、鎮痛、鎮靜、抗炎等作用。
11.當歸
性味歸經:甘、辛,溫。歸肝、心、脾經。
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腸燥便秘。
現代藥理研究:有抗貧血、促進免疫功能、調節子宮平滑肌、保護肝臟、鎮靜、鎮痛、抗炎、抗菌等作用。
12.川芎
性味歸經:辛,溫。歸肝、膽、心包經。
功能主治: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於胸痹心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症瘕腹痛,頭痛,風濕痹痛。
現代藥理研究: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抗凝血、抗血栓形成、鎮靜、鎮痛、解痙、調節子宮平滑肌等作用。
13.熟地
性味歸經:甘,微溫。歸肝、腎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功能主治: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用於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眩暈,耳鳴,須發早白。
現代藥理研究:有強心、利尿、降血糖、抗放射、提高機體免疫力等作用,還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
14.赤芍
性味歸經:苦,微寒。歸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用於熱入營血,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症瘕腹痛,跌撲損傷。
現代藥理研究:有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擴張血管、抗炎、抗菌、鎮靜、鎮痛等作用。
15.白芍
性味歸經:苦、酸,微寒。歸肝、脾經。